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见习记者 王泽 通讯员 范亚康 刘禾 陈思远 王玉贵)10月14日,由中共西峡县委、西峡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金秋西峡·重阳之约”西峡县第十四届重阳民俗文化旅游节在重阳镇中心小学开幕。
中共西峡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俊对各位领导及嘉宾、媒体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
西峡是“重阳文化之乡”,存有重阳寺、重阳湖、登高台、“重阳公主”传说等与“重阳”相关的地理标识20余个。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做菊花枕、戴茱萸囊等重阳风俗在这里已流传上千年,使西峡成为重阳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据史料记载,李白、孟浩然、杜甫、苏轼、陆游、元好问等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众多有关重阳的诗词歌赋。
近年来,西峡把弘扬和传承重阳文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发展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大力挖掘整理重阳文化蕴含的传承文明、拥抱自然、尊老敬贤的内涵要素,并把传承重阳文化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为重阳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西峡成为重阳文化的研究、保护、展示和宣传中心,也成为全国人民体验重阳节实地、实景、实物的最佳活动场所。
开幕式上,还对获得重阳镇“重阳孝子”、“十佳好媳妇”、“孝心少年”荣誉的孝心儿女颁发了证书;为西峡县十位百岁老人家属代表进行了颁奖;为获得西峡县第六届“十大孝子”进行了颁奖,对荣获重阳镇2021年度十位“重阳寿星”颁发了证书,把敬老孝老的社会风尚、代代相传的孝道传统继续传承发扬。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依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西峡县龙潭沟景区和五道幢景区定于3月21日起有序恢复开放,具体公告如下:
随着时间进入2020年1月份,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特殊的节日。春节期间,无论相隔千万里,中国人,总会想尽办法与家人团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就生动地展现了古人“遍插茱萸”的习俗。数千年岁月洗礼中,重阳节也衍生出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摆宴敬老、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正如中医所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可以利用大自然旺盛的阳气来调养体内的正气。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中都蕴藏着古人养生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端午习俗中的中医理论。
10月16日晚7点,巩义市大峪沟镇在市东区文化广场举办“共度重阳节 全面建小康 ”河洛大舞台文艺汇演,当晚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吸引了500余名市民观看演出。
10月17日又逢重阳佳节,在革命先辈用血与汗铺就的新时代里,荥阳市乔楼镇李沟村的村民用爱与孝展现新生活,传递新情感,传承孝文化。
每逢重阳佳节,荥阳市崔庙镇都要开展孝老爱亲活动,为老人送去祝福,向青年传递孝敬火炬。10月16日,崔庙镇郑庄村开展“朝霞献夕阳”活动,30余名幼儿园的小朋友为郑庄村近百名老人献上自己的孝心和爱心。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10月16日下午,荥阳市豫龙镇五洲城物业公司来到镇环卫站,为豫龙镇60岁以上的环卫工人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为老人们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须品。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中国老年节”。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庞大的群体面临着养老床位供给、看病就医等多重问题。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也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保障民众“老有所养”。
10月16日,荥阳市京城路街道狼窝刘村在党群文化广场举办“百叟宴”,来自该村262名6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喜迎“老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