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李雪山)农时不等人,种菇正当时。当下, 在淅川县荆紫关镇药王庙村的500亩土地上,村民们正忙着搭建一个个羊肚菌种植大棚,处处热火朝天。
为了推动食用菌产业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荆紫关镇党委、政府多策并举、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大员上前,专班推进。荆紫关镇把秋冬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列为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全力解决产业项目发展难题。镇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现场办公,一线解决羊肚菌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了项目落地建设;由两名班子成员坐镇指挥,抽调国土、农业、项目、服务区等部门负责人为专班成员,定期召开推进会、现场会,统筹推进羊肚菌产业基地建设。
上下联动,强化服务。坚持干部冲在项目一线、服务下沉项目一线,由专班领导具体负责,国土、农业、项目等部门主动服务,协同到县土地局、农业局、发改委等部门办理农业设施用地备案、立项等手续,积极申报设施农业项目,确保了羊肚菌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同时,村组干部深入一家一户,做细做好宣传引导、土地协调等工作,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近500亩土地的流转、清表和整地等任务。
党建引领,振兴产业。全面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成立联合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党员+群众”的“三带”和“支部+公司+基地”的“三联”模式,撬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创新利益联结的机制,可带动300余户群众通过地租、务工等方式叠加增收,推动食用菌产业向多样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以振兴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该镇在引进香菇辅料生产企业、申报香菇菌棒生产车间项目、巩固发展香菇产业的同时,引进了南阳市有明农业公司,投资600余万元建设羊肚菌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以“两业”为抓手,着力做好“巩固、壮大、培育”三篇文章,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 、一村一业、两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新局面,开辟了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定而厚重的根本。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日前,淅川县果农闫桂芬已经在杏李基地里给果树施肥了。“果实采收以后,秋天施基肥可以增加树体的营养贮备,还可以提高地温,防止果树根部冻害,保证果树安全过冬。”说起果树管理,闫桂芬头头是道。
“我在河南仁和康源农业公司承包了28亩软籽石榴地锄草,一年收入1.2万元,地租5000元,再加上平时打零工的收入,每年能挣到2万余元。”日前,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贫困群众王洪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获嘉县城关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带动、精准发力”的发展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根本出路,确保精准帮扶成效更加显著。
近日,在淅川县老城镇杨山村软籽石榴基地里,贫困户杨朝峰边忙着采摘石榴,边向记者介绍着他家的情况。一颗颗鲜红硕大的软籽石榴映红了他满是丰收喜悦的笑脸。
为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增强其创业信心,拓宽致富增收渠道,助力全县脱贫攻坚。连日来,新乡市获嘉县人社局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史庄镇东张巨村组织开展创业培训班,共有60名农民参加了培训。
5月7日的淅川县春风和煦,阳光灿烂,一库晶莹剔透的丹江水映衬着层层梯田,枝繁叶茂的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在春风中摇曳,乐坏了果农。
记着在采访中得知:仓房镇党委、政府发出“户均一亩参,产业要见真”的响亮号召。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了九州通公司,通过栽植丹参,增加贫困群众收益,最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
“我们把精准扶贫工作列为全县一号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坚持走生态、绿色扶贫之路,以脱贫攻坚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
“要想富,先修路”,路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我县几十个贫困村来说,就显的尤其重要。为了能给全县的贫困村百姓的出行带来更便捷,更安全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彻底改变“晴天土,雨天泥”的现象。获嘉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工程一线管理人员在所领导的带领下,奔波在各个施工一线,严把质量关。
近日,由省旅游局及多位浙杭旅游专家组成的考察团,深入淅川仓房镇、磨沟村、盛湾镇土地岭村等地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