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桐柏县大河镇:一草一叶一城镇 美了乡村富了民

2022-04-18 15:38:29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王宁桥)一“叶”茶浓香四溢,一“草”兰香千万家,一“城”山水四季新,美了乡村富了民。四月的桐柏县大河镇,漫山遍野,绿树红花,兰香四溢游人醉,茶浓客寻千万家,兰草茶叶富民强镇,山水映衬乡村振兴。

盘古山脚下179平方公里的山水小城镇里,绿树环绕,青山绵延,碧水相依,莺歌燕语,鸡犬相闻,产业兴旺,景色宜人。步入大河镇,桐家河、铜矿旧址、楚长城遗址、二郎山水库、兰花基地、万亩茶叶园、四个门楼传统村落,一处处文旅新名片映入眼帘,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挥笔绘就,一个个富民产业春笋般破土而出,一户户百姓勤劳致富笑靥如花。

春夏秋冬,变换的是四季风貌,是改革创新、艰苦创业的举措;不变的是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富民强镇的坚定决心;更是党和国家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是在“变”与“不变”中赓续党的伟大精神,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现在的大河,街道净了,河水清了,路灯亮了,产业旺了,城镇美了,人民富了……

一“草”兰香千万家

“目前大河镇种植标准化兰棚40棚,精品兰花十万余盆,拥有数百个春兰、蕙兰精品名种,在国际国内各类兰花博览会和兰展中获得金奖银奖达30多枚,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兰花商、兰花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交流、切磋兰艺。”桐柏县兰花协会会长黄发国介绍说。

大河镇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兰花生长,兰花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种植兰花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在石佛寺村建立兰花特色产业基地,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标准化兰棚40个,区间路200米,全省最大的兰花博览展厅1个(占地500平方米),配套修建停车场1500米及标准化卫生厕所1个。正在规划新建兰棚25个,进一步扩大兰花种植规模。兰花交易市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全省最大),每月分别在16号、26号进行交易,交易日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成立了兰花协会和兰花专业技术合作社,创新“协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从事兰花产业生产,以石佛寺村为重点,辐射带动上河、黄庄、峡山、土门等村,全镇从事兰花种植人数4000余人,种植兰花规模达10万盆,其中精品兰花1万盆,拥有数百个春兰、蕙兰精品名种,远销中国台湾省、日本、韩国等地,全镇兰花年经济效益达到2000多万元。

今后几年,大河镇党委、政府将依托兰花特色资源,进一步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将发展兰花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抓手。在景观设计上,围绕产业基地周边,在山上建兰亭,水边建兰湖,路边建兰花大道,深挖兰花文化内涵,修建兰花步道、滑道,在基地边建立餐饮、食宿一体化的兰香人家,实现兰旅融合。把兰花产业作为大河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和特色产业,纳入远景规划、项目招商、品牌推广等整体谋划,将每年一届的兰花博览会发展为规格高、规模大、影响面广的全国性大型兰花会展活动,将大河镇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兰香小镇”,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一“叶”茶浓香四溢

“我家现在种了12亩茶园,今年又扩建了150亩,按正常年份,一亩能采摘春茶鲜叶百十来斤,每亩净收入8000元左右,我就是靠着种植茶叶才逐渐地脱了贫。”大河镇六里村脱贫户焦平江笑着说道。

在大河镇像焦平江这样的茶叶种植大户有几十户,特别是一些困难户在脱贫政策和帮扶责任人的帮扶下,不仅顺利脱了贫,而且靠着自身的勤奋努力,逐渐地走上了致富之路,还吸引周边乡镇,甚至周边市县的群众纷纷前来种植、采摘茶叶,带动了6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正提着满满一篮子新采茶叶的陈雪梅就是其中一个,她来自驻马店泌阳县,每年都来桐柏县大河镇六里村采摘茶叶,两三个月的茶叶采摘期,能增加五六千的收入。

大河镇现有茶园总面积7000余亩,主要分布在六里、田口等村,改造及新建高标准茶园1000余亩,有茶叶合作社2个,茶农300余户,年产量3000公斤,茶叶年产值300余万元,茶产业已成为广大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更好谋划大河镇茶产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大河镇政府抽调农林办、企业办工作人员成立了茶产业推进专班,专门负责全镇茶产业发展规划、监督、指导、服务等工作,重点在茶叶种植、炒制和招商引资、品牌推广上下功夫。与县茶办和农业局联合,向群众开展种茶、炒茶专题培训10余期,推广茶叶实用技术,普及科学种茶、炒茶知识,茶农种茶、制茶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以来六里村启动生态有机茶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内抓质量、外塑形象,安排专人到浙江中茶学习茶叶种植管理及后期加工技术,赴信阳车云山学习信阳毛尖的种植管理加工技术,以高标准打造六里村生态有机茶园1000余亩,运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生产模式,由企业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三方建立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机制。企业做好技术服务及茶叶质量防控,合作社做好统筹发展及利润分配,农户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好茶叶种植采摘,提供优质原料,从而构建一条良性的茶叶生产链条,实现共同致富。

今后几年,大河镇将把培育、打造特色品牌建设作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切实提高村茶产业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计划每年扩大茶叶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至2025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优化茶叶种植区域结构,重点围绕六里、田口等茶叶主产区,再发展1000亩高品质生态茶园,最终建成六里、田口、李沟生态茶叶产业带。规划建设2000平方米的集茶叶加工、储存、展示、销售于一体的车间,建成之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辐射带动就业人员300人以上,人均每年增收20000元。倾力打造茶叶种植基地,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力度,带动全镇茶叶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茶产业市场营销网络,通过举办大型观摩推介活动,提升市场影响力。提高标准化基地建设水平,引进、推广茶树种植管理、茶叶炒制新工艺、新技术,从茶的文化底蕴、包装设计、茶叶品质进行打造,通过标准化生产使整个茶叶生产向生态有机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大河镇茶叶品牌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城”山水四季新

2021年以来,大河镇坚持因地制宜,以河为带,以水为脉,以完善集镇功能、彰显集镇特色为抓手,统筹规划设计,着眼镇域特色,建管并重,美丽集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规划先行,树立拥河发展理念。利用依山傍水优势,大力推进“一河两线”小城镇建设工作,东线重点发展兰花、苗木、香菇产业,打造峡山村四个门楼传统村落;西线注重茶叶、板栗产业,依托二郎山水库发展旅游业。东西两条线,一河镇中间,有效拓展了城镇发展空间,显现出了“山在镇中、镇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大河形象。

重抓重推基础设施建设。22公里的省道334大河至安棚段已全线贯通,除2座桥梁外,其余全部铺柏油并通车。3公里的街区泥土路面全部进行了降方回填处理,铺设了柏油,标识了分道线。邀请南阳桥梁设计院对街道两个漫水桥进行专业设计,现已建成通车。新增排水管网2公里,铺设道沿石3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种植名贵石楠600棵,铺设生态砖2000平方米,按照徽派建筑风格粉刷墙体5000平方米,改造房檐2300米,沿河道两边安装彩灯5000米,街道绿了、亮了、美了。

持续强化环境卫生治理。引入桐柏盈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承揽环卫保洁服务,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重点,充分发挥保洁公司和公益岗作用,实现了集镇河道、道路保洁全覆盖,日常管理规范化和垃圾清理常态化。拆除棚子26处,私搭乱建145处,清理乱堆乱放105处,清除乱贴乱画400多处,新增垃圾桶70余个。

积极倡树文明新风。文明实践站建成投入使用,滨河新区文化广场已申报移民项目,正在建设中,新增宣传版面25个,发放环境整治宣传页2300张,发动党员群众和志愿者积极参与,自觉履行门前“三包”责任,通过评比文明卫生户、设立光荣榜、曝光台等形式,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着力打造山青、水绿、民富、镇强的生态宜居大河。

按照十四五规划,未来几年,在镇区和各行政村规划修建小游园、文化长廊、党建广场、法治广场等,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娱乐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规划建设四个生态经济环线:以六里村、田口村、李沟村为主,辐射周边的茶旅生态环线;以石佛寺村为主,辐射周边的兰花旅游环线;以楚长城(黄庄村)、盘古村(李沟村)、二郎山水库周边及大河铜矿工业旧址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环线;以峡山村至北杨庄,黄庄、上河以及镇区(河道)为主的美丽乡村环线。通过四大环线建成大美大河,县城休闲后花园,形成“春季赏兰品茶,夏季休闲避暑,秋季体验采摘,冬季爬山健身”的总体布局。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文章关键词:盘古山,兰花,茶园 责编:孙川川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南阳市疾控中心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南阳市疾控中心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精品原创

南阳师范学院开展2024“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南阳师范学院开展2024“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