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李雪山 化世太)淅川县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的移民迁出县,邹庄村是淅川县管辖的移民村。位处丹江口水库河南库区的邹庄村,于2011年6月从淅川县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至此,村内现有175户750人。
10余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移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付出,邹庄村旧貌换新颜,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兴旺。
畅通增收渠道
自2011年以来,邹庄村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邹庄村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与京都果园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丹江绿色果树园基地;发挥紧邻渠首快速通道的区位优势,把全村662亩土地流转给公司,发展莲藕、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打造集采摘、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关乎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关乎移民经济发展。邹庄村的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家家户户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喝到甘甜的丹江水。农业灌溉也有了保障。
移民房清兰夫妇承包村里40余亩耕地,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他说:“十分感谢政府为我们移民群众修建机井,让我们能及时给庄稼浇水,不再像以往那样靠天吃饭。”
邹玉杰和马振改夫妇说:“我们开了自己的商店,还开上了小轿车。”
搬迁后,移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方式趋于多元化。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说:“截至2021年,全村有300余人从事果蔬产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如今的邹庄村,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红顶白墙的两层小洋楼鳞次栉比,树木挺拔葱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时尚美观。学校、卫生所、健身小广场、村民服务大厅……村里的各种设施越来越完善。
村民邹会彦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不仅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还要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移民群众开辟出一条致富发展之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邹玉新对邹庄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带领人民群众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总书记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年来国之大事有新篇。
5月10日,河南广电全媒体将重磅推出《岂止青绿 南水千里》系列短视频,带您一起揭秘! 敬请期待!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弱势群体,体现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人权保障水平。移民由于其外国人身份以及缺少社会帮助网络,往往更加脆弱。而移民中的难民,尤其是妇女儿童,母国的危险处境使其没有退路,更是其中最弱势的群体。美国经常以民主和人权捍卫者自居,对“美国梦
2014年12月12日通水至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7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人口超7900万。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为优良级。
4月26日上午,内乡县卫校附属医院举行整体搬迁揭牌仪式。
春末夏初,麦浪涌动。一片葱茏的大地上,静静伫立着绿树合抱的村庄。在渠首淅川,这看似平常的乡村风光,正蕴藏着破茧蝶变的发展力量。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杰27日表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呈暴发态势,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将继续实施从严从紧的出入境政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司“能力作风建设年”相关要求,持续提升供水职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4月21日上午,郑州自来水公司桥南水厂工会组织开展了“导师带徒”活动。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近日,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搬迁民众许平向记者展示了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