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孟令帅)又是一年丰收季,麦浪滚滚穗飘香。走在社旗县兴隆镇广阔的田野里,处处麦飘香,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民彻底告别了昔日麦收时“烈日当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的时代……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拉开序幕。
5月27日,烈日当空。在兴隆镇腰庄村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往来,成为麦收场上的“主角”,而这片麦田的主人刘春亭正蹲在地头,成了悠闲的“看客”。“现在真是赶上了新时代。”刘春亭深有感触:20多年前,每逢“三夏”大忙,挨家挨户天不亮就要起来磨镰,一大早就来到麦田,一个割麦好手吃喝在田里,烈日下镰不离手,累得腰酸背痛。“现在不一样了,收割机进了田,几个来回就完事了,收割、脱粒一条龙,省时省力不遭罪。现在收完地头就有购买小麦的,非常方便。”刘春亭开心地说。在今年“三夏”工作中,兴隆镇组织200多台收割机、60多台打捆机、40多台小型拖拉机闪亮登场,使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大大变小缩短,抢收抢种游刃有余,农机在田地里唱了一出“‘三夏’大忙亦从容”的大戏,确保全镇小麦颗粒归仓。
“对夏播玉米田块,要抓紧灭茬,消灭杂草,保住地墒,促苗生长……”连日来,赵庄、张岗、腰庄等村的田间地头,镇农技站工作人员针对当前气候变化,现场教学,为农民讲解夏季玉米播种要点。“三夏”期间,兴隆镇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三夏”生产志愿者服务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农民进行“三夏”生产,向农民传授秋作物夏管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利用好三夏茬口有利时机,积极培育发展特色经济专业村,全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三夏”生产期间,走在兴隆镇的田间地头,收获后的土地在碧蓝高空的映衬下一派平畴辽远的田野景象,再也不见焚烧秸秆的滚滚浓烟。究其原因,兴隆镇张岗村村民张本伟说:“今年‘三夏’开始前,村里的大喇叭就天天广播禁烧秸秆的重要意义和秸秆还田的好处,我们都记在心里了。如今,我们可舍不得烧掉这既可以提高土壤透气性,又可以提升土地肥力的‘宝贝’了。”
兴隆镇把禁烧秸秆作为“三夏”生产的重中之重,连续召开秸秆禁烧会议,和村主要负责人签订防火“责任状”,党政领导、机关包村人员、村干部24小时坚守在防火工作第一线,麦收中做到收割一块、打捆一块。同时通过村广播进行宣传,发放防火宣传单2万余份,悬挂防火宣传横幅300多幅,把秸秆禁烧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
“‘三夏’生产已经来临,兴隆镇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证‘三夏’生产工作不放松,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各级党员干部会尽心、尽责、尽力,力争小麦颗粒归仓。”兴隆镇镇长贾志刚说。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为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化“五星”支部创建,5月24日,正阳县纪委监委开展以“创建‘五星’支部 服务‘三夏’生产”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夏收临近,宁陵县张弓镇提前谋划准备,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方位保障全镇“三夏”工作正常进行。
5月25日,商丘副市长潘峰带领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农机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人,调研“三夏”生产、秸秆禁烧和夏粮收购准备工作。
夏收将至,宁陵县石桥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提早安排、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全力做“三夏”生产各项准备工作。
在“三夏”抢收的关键时刻,中国人寿唐河支公司党支部开展“情系三夏 助力麦收”活动,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夏麦收。
5月25日上午,正阳县政府党组成员、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钟文信,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冒着炎炎酷暑,来到彭桥乡王店村、大陈村开展助力“三夏”帮扶慰问志愿活动,为奋斗在“三夏”一线工作人员送去夏日一抹清凉。
5月24日,大型机械正在驻马店市确山县普会寺镇冯庄村的麦田里收割小麦。
5月26日,记者从柘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及早动手,积极分析研判“三夏”生产形势,科学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全力以赴备战“三夏”,坚决打赢“三夏”农机化生产这场硬仗,确保全县小麦颗粒归仓、秋作物适时播种。
又到一年夏收时。眼下,西南地区小麦收获已过九成,长江中下游陆续开镰,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成熟在即,大规模机收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