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张廷珍 余明辉)他不善言谈,但给人留下了忠诚、担当、为民的印象,他就是内乡县马山口镇茨园村党支部书记刘建豪。
要干,就要干出新样子
2016年9月,刘建豪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茨园村党支部书记。为改善村内建设,他坚持把组织建设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强化“五星支部”创建。坚持标准,选优培强两委班子;坚持“三会一课”,提高了干部素质;坚持民主集中制,讲团结、聚合力,增强战斗力;坚持“四议两公开”,提高办事透明度;带领党员干部走出去开阔思路,邀请技术专家、种植大户到村培训,提高村民种植水平,目前村组干部人人有项目、个个有产业。
今年刘建豪又争取资金200多万元,新建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在进行整体装修,成为马山口镇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村级服务中心之一,大大提升了便民为民服务的能力。
要干,就要服务老百姓
“老兵‘新战场’,要做就要做最好。”刘建豪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强基础兴产业,积极推动乡村振兴。
刘建豪发挥头雁示范带动作用,引进月季产业自己试种,每亩地2万到3万的利润,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在他的影响下,种植大户、致富能手的种植积极性高涨,目前月季种植达到2000多亩,月季合作社20余家,成立了月季协会,引导农民入股、开展土地流转等形式,形成了集高效、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月季产业园,吸纳500多名村民家门口务工。
如今的茨园村,月季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花中皇后绽放美丽田园,成了花的世界、绿的海洋,吸引了远近客商前来洽谈合作、观光游玩。刘建豪还发动其他退役军人引进了羊肚菌种植,试种150亩左右,年收入约100余万元。引进切纸加工车间,解决无产业家庭收入,120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照顾全家老小。
刘建豪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实现户户通,拆违建、清草垛、修建文化广场,除垃圾,改厕院,整治坑塘堰坝,建设太阳能污水管网处理系统,安装路灯,组织配置移动垃圾箱、配备保洁员。眼下的茨园村实现了一渠一路、一组一景,人居环境日益改善,茨园村民过上了城市人也羡慕的生活。
要干,就要干出“幸福感”
“社会稳定、邻里和睦、家庭和谐,百姓生活才安居乐业”,刘建豪对此深有体会。
茨园村作为马山口镇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村,他注重村民和谐相处,抓治理促和谐,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优秀党员”“好媳妇”“好公婆”“十大孝子”表彰活动,促进乡风文明;扎实开展“六防六促”,深入群众走访排查,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网格化管理,安装平安鹰眼监控系统,实现社会治理数字化,社会和谐稳定,该村连年被评为先进“平安新村”。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时政现场评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在大美新疆看新疆之治新疆之兴
多方着力,共享发展成果。除发展产业、扩大再生产投入以外,集体经济主要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改善村容村貌、帮扶困难群众等民生需求,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为全村居民提供免费医保等基本社会保障,共补助379720元;社区满60周岁老人每年每人200元的补贴;开展“金秋助学、圆大学梦”助学行动,对考上大学的本届大学生实行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奖励。
“都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塔塔尔族……都是熟人,一起唠唠嗑、走走路、唱唱歌,还跳广场舞,都好得很。”
自“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罗山县定远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探索出“定星、护星、创星”三步举措,打出“五星”支部创建“组合拳”,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出色出彩。
87岁的陈淑兰、52岁的宋晓玲、32岁的康亚龙是这些代表中的三位,活动结束后,身处不同年代的三代兵团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兵团故事”。
7月18日下午,商丘市平原街道组织机关各科室、16个社区党支部书记等责任人员召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交流会。
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水平,筑牢基层党建基石,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坚持“布好局”、“下好棋”、“落好子”,助推“五星”创建支部工作推进。
7月16日下午,在沪陕高速镇平段发生一场惊心动魄的援救。一辆救护车高速上侧翻,路过的汝州市五位村党支部书记果断伸出援手,获得不少网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