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孟令帅)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大学生上好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共青团员彰显先进性的重要实践载体,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近日,社旗县兴隆镇开展2022年共青团大学生“向基层报到”活动。
“自从上了大学,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参加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很珍惜每次的实践机会,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学以致用,为家乡出一份力,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家住社旗县兴隆镇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二年级学生祁梦岩兴奋地说道。
活动开展以来,兴隆镇团委按照“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根据专业特长、人数、相关要求等精细化信息进行岗位分配。通过让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引领返乡大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实践锻炼、增长才干、回报家乡、提升自我。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基层工作很累,但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很有意义。”大学生王可心说道。
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的平台改变了以往团员青年返家乡实践无组织、无激励、无记录的三无局面,大学生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登记注册报名参加活动,学校可以查看学生报名参与情况、志愿服务电子证书,学校将学生“向基层报到”实践纳入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考核内容,形成了一个工作闭环,兴隆镇团委书记孟令帅表示。
青鸟初展翅,青春献家乡。酷暑当头,默默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大学生,用汗水表达担当,以奉献诠释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初心。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为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7月21日上午,漯河小学少先队员代表走进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活动。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以体筑梦 予爱于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阳市龙安区善应镇东滩村开展为期三天的支教服务,重点关注当地留守儿童,助力儿童成长,普及乡村少儿体育。
“有困难,找四华哥。”村民口中的“四华哥”,是息县公安局曹黄林派出所指导员李四华。40多岁的他略显苍老,但却格外朴实,善于与辖区群众打交道。在基层派出所干了整整23年,虽然平凡,没有影视剧中的警察那般英勇潇洒,可他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情来办的坚持,却又是那么不凡。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暂时告别了忙碌的学习生活,属于学生党的假日生活正在进行中。然而,除了在家吹着空调、捧着西瓜享受假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主动投身“返家乡”实践活动,在这个夏天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今年以来,息县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推行网格管理,选聘专职队伍,创新服务模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44名城区专职网格员,连同1686名农村网格员、42名专属网格员一起,全面服务矛盾排查化解、“三零”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织密社区“小网格”,激发基层治理“大效能”。
通许县朱砂镇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行动,主动高效融入基层消防安全工作中。
2022年7月21日,记者走进正阳县熊寨镇胡寨村,河南省厚轮实业有限公司的梅花鹿养殖园区,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鹿舍内,一只只可爱的梅花鹿来回跳动,树杈状的鹿角、尖尖的耳朵、水灵灵的眼睛,机警活泼。
今年2月发生在美国盐湖城的中国留学生董同学遇害案将于8月8日举行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