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丁璇子 姚国伟)“今天烈日炎炎,高温酷暑,我们的核酸采集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大家也都很配合”。近日,唐河县毕店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30多个核酸采集站点的工作人员闻令到岗,五点便集结待命。毕店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深入一线,携手抗疫,这股志愿专属的“红色力量”,烧成了滚烫的热血与希望。
毕店村志愿者陈熙林“00后”小伙,在抗疫一线镇疫情指挥部,他没有喊过一声累。陈熙林早上四点多,他便起床开始了准备工作,“五点要集合,不能马虎”。出发前,陈熙林再一次细细核查了一遍防疫物资。下午核酸检测结束他又赶忙返回镇疫情指挥部统计上报数据、整理外地返乡人员台账、大数据卡点推送人员核查,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被问起为什么要参加抗疫一线的工作,陈熙林脱口而出:“志愿者不就是应该冲在前面吗?”这名年轻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入队的誓言。当大家有些担心地询问起他的身体状况:“现在这么忙碌,身体能不能吃得消?”陈熙林爽朗一笑,一脸晴朗:“没事儿,年轻,能扛。”
同样作为志愿者冲锋在抗疫第一线的,还有沙河铺村检测点的大学生王彩英。她第一时间在村委报了名,要去做抗疫志愿,怀着满心的激动参与了家乡村委的防疫志愿工作,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我从一名小白慢慢地能够娴熟地参与到防疫工作的各个环节上来。我们虽然不能如医护工作者一般奔赴在疫情的一线,但是我们要保障好后勤工作——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自己光和热,配合村委守护着大家的安全,成了抗疫战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身 “志愿红”是我莫大的骄傲。”
嘴皮子磨破了,也要微笑坚持;腿站到发颤,也要坚守岗位。来自张心一村的志愿者张富霜把热情、细心、温暖的志愿服务精神带到了抗疫工作当中。张富霜负责镇党群服务中心的入口排查工作,这项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是需要很大的热情和耐心。张富霜说,镇党群服务中心一天进进出出很多人,他们在测量体温、排查健康码、行程码时不仅仅要核准信息,还不能让群众在情绪上感觉到不舒服。就像她身着的“志愿红”一样,要充满热情和温暖,她觉得,这是毕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底色。
“还没有做核酸的,请快来做核酸……”在毕店镇各村随处可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发扬“铁脚板”精神,通过手持扩音器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传递核酸检测“最强音”。“您好,请戴好口罩、扫码登记……”“您好,请您保持安全距离,站在一米线位置”……在核酸检测现场,他们有的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有的引导检测人群入场,帮助村民尽快完成核酸检测。热心解答村民各种问题、看见腿脚不利索的老人主动上前扶一把……他们尽心尽力,耐心服务,现场秩序井然有序,检测效率明显提高。
毕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充分动员群众,协助布置采样点,帮助搬运核酸检测所需医疗物品以及现场所需桌椅,确保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配合医务人员开展信息登记、协助采集、秩序维持等各项工作。对于不能出门的老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协助医务人员提供入户检测服务。此前,志愿者们进行宣传排摸,登记行动不便的老人信息,方便医护人员开展上门做核酸检测工作。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近日,江苏南京,由于天气太热,有网友拍到一家店门口的“冰墩墩”被晒成了“焦墩墩”,网上有人调侃:不涂防晒,再白的皮肤也会被晒黑。
乐山90后小伙赵伟表示,冰厂里现在有一大一小两台制冰设备,每十小时出冰一次,一块冰重80斤。现在总共一天可生产2000多个冰块,大概80吨,一天能卖到一万多块钱。
今年夏季,我国经历了超强酷暑,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入伏以来,高温天气进一步升级。
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仍将牢牢控制长江沿线一带,所以短期内南方高温都很难消退,预计这样大范围的高温至少还会持续一周以上的时间。
全市核酸检测点混检免费政策停止实施,即从8月13日8时起,除重点人群和入川即检人员核酸检测费用按原政策执行外,其余“愿检尽检”人员核酸检测按相关收费标准规定收取费用。
当前,上海市仍有社会面阳性感染者报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较大。为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快速发现阳性感染者,有必要在现阶段进一步加强社会面核酸检测工作。
8月13日,河南信阳。方女士早上去超市买活虾准备中午做饭,1个多小时到家,发现原本乱蹦乱跳的活虾,全被热死了。
中央气象台刚刚发布:安徽马鞍山8月14日14时,气温为42.6℃,位居全国高温榜第一。今年8月以来,马鞍山最高气温已经多次突破40℃,频频登上全国高温榜。当地多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提醒注意防暑降温。
2022三伏天从2022年7月16日入伏,到8月25号出伏,一共有40天,马上要进入三伏天的最后一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