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桃李群英会②】孙力:幼小衔接探索的“领头雁”

2022-09-09 15:49:09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

南阳是河南省的人口大市、教育大市,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627所,在校学生266万余人,教职工17.4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5.38万人。多年来,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奋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内涵持续提升,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为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展示广大教师务实、敬业、奉献的时代风采,我们开辟了《桃李群英会》专栏,走近部分优秀教师,用镜头和笔墨记录了他们平凡却高大的那些瞬间,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勉。

【桃李群英会②】孙力:幼小衔接探索的“领头雁”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张海龙 吴景殿 刘信)孙力,内乡县第四小学教师,25载,她把钟爱献给了教育事业;25年,她把挚爱融入了教学工作。她一直担任低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长期致力于幼小衔接的科学探索和实践,以自身行动证明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印踏实行,一路汗水一路歌,引领孩子们不断地遇见更好的自己。

她是学生心理的守护神

当孩子们进入一年级,主要活动从学前的游戏变为学习,社会角色由需要成人照顾的小孩子变成了光荣的小学生,人际关系也从依附家长向更加独立转变,他们在高兴之余又都显得那样紧张。于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轩轩不进教室,盯着校门口抹眼泪,不断喊妈妈。孙老师就把她搂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为她抹去眼泪,像妈妈一样地安慰着她;小雨尿裤子了,吓得不敢进班,孙老师就亲自将他带回家,洗刷干净换上衣服后再带回班级;明明放学总不想回家,到处乱跑,孙老师就一次次地送她回家,和家长沟通,不论风雨,不管严寒,从不停歇……上课不认真听讲、没有时间概念、不会与小朋友交往……一年级开学,类似的事情,对于孙老师来讲,已经是屡见不鲜。

为了缓解孩子入学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引领他们尽早适应小学生活,孙老师开启了幼小衔接的第一个研究——心育班会。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熟悉孩子心理。幼儿心理尤其是刚入一年级的小朋友的心理囊括良好习惯、学习方式、沟通技巧,涉及面广,培养难度极大。为了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她在自己的办公室、家里各放一套《儿童心理学》,白天在学校看,晚上回去在家里看。书本、笔记本、一支笔常常伴她左右。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她就上网搜索相关视频,一遍一遍地观看,一遍一遍地反复记录思考,无数个夜晚陪伴她的只有青灯盏茶,幽窗冷雨,但为了孩子她却从没有任何抱怨。

第二步,研究学情。她不厌其烦地请教各个任课教师,走访家庭,撰写问卷,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逐个分类,形成体系。多少次,她忘记了时间,加班至深夜,但她却毫无怨言;

第三步,研究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新生的项目,研究体系,形成教案课件,一项都不能少。第一次编辑教案课件的时候,正好是个周六。时间在指尖流过,她从早上8点开始面对电脑,不知不觉已经工作到了中午12点,中午饭也顾不上吃,反复地修改,一字一句地确认,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生怕出现任何差错。她自己审查几遍没有错误,又让家人全部坐下听她读,从标题读起,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读,一遍一遍地确认。终于在下午3点多,第一节班会课制作成功。

而这仅仅是开始,完成整个心育班会系列课程她用了整整一个暑假。围绕“亲师爱校、遵纪守规、勤学自律、注意力品质、观察力品质、人际交往能力、想象力品质、思维力培养、诚实守信、尊重友善、乐观向上、记忆力提升、专注坚毅”,她设计了十二大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层层推进和积累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资本”。孩子们在她的教育下,不再吵闹,兴趣盎然,习惯井然,个个喜欢上了上学,都变得健康、阳光、乐学。家长们都说,她是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守护神!

她是家长眼中的知心人

面对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家长也是束手无策。“想着辅导中学的孩子艰难,没想到刚上一年级的二宝我也辅导不了了。”甜甜的妈妈这样说,面对给孩子做知识衔接、给孩子做心理引导、给孩子做学习能力衔接,她显得有些焦躁和无助。像这样的家长,在一个班级里不在少数。家长缺乏基本的育子方法,他们比孩子们更着急。

为了帮助家长,在工作之余,孙老师自费5000元去学习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她利用自己的所学给家长进行系列家庭教育培训,每周从不间断;她将班级的家长分成四人小组,构建“小组互助式的家庭教育共同体”,每个家长负责四个孩子一周周末的生活学习,在减轻其余家长每周陪伴孩子的教育负担(每个家庭每月有三个周末家长可以轻松度过)的同时,又巩固了孩子的高品质社群交往。同时,家长群体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各尽所长,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亲子教育活动。

每个小组四个家庭(含自己家庭),一到周末,孙老师就带领大家开始了活动,外出踏青、亲子研学、户外活动、实践参与……每次活动从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再到最后的评价评比,孙老师总是亲力亲为。她细心周到地处理着“家庭教育共同体”中的每一件事,大到负责制定周密详细有效的计划,小到提醒孩子们的吃喝穿着,路上安全。多少次她迎着晨曦走来,踏着暮色离去,多少次她整理家庭教育反馈档案工作三餐不饱,埋头苦干负重前行。

有一次为了整理档案,孙老师竟然忘了还在幼儿园的孩子。当她飞奔到学校时,孩子一个人在冷风中,缩着瘦小的身体,望着孩子无助的眼神,她的泪夺眶而出。还有一次周末,她把住院的父亲安排好,交代给临床的一个叔叔后便奔赴成长共同体中的一个家长家。因为她要带着5个孩子去农村的家里体验生活,为了观察好孩子们的点滴行为,孙老师只好含泪反复叮嘱别人照顾父亲。晚上当她回到医院的时候,临床叔叔特别内疚地告诉她,由于他的大意,父亲走针导致血管堵塞。她流着泪,轻轻地摸着父亲鼓着包的手臂,不停地揉搓着。旁边的一个大姐姐说:“看你过星期了还到处跑,你父母离不了你呀!”她无言以对,心里的愧疚之情化为刷刷的泪水喷涌而出……

孩子的阅读问题始终牵挂着家长的心。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在教学的同时,她不停地搜集资料,阅读大量书籍,从千余本绘本中精选出了15本给孩子们阅读。

为了引领孩子们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孙老师更是无时无刻都在行动着。每天早上七点半,孙老师总是准时叫醒服务,督促学生开始晨读;每天十点钟,孙老师总会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统一的汇总整理进行评价;每天夜晚,孙老师总会为孩子录制第二天要读书的内容,帮助他们倾听、记忆和学习……孙老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故事讲下来。为了给他们以鼓励,孙老师每晚都要一个一个地听,一个一个地指导……全班65个孩子,个个如此,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星期天节假日甚至是寒暑假期间,孙老师也从未停止和孩子们的共读。每天早上她都是眼睛红红的,就连家长们每晚都要催促她早点休息。

亲子共读是有效衔接课程中重要的部分。孙老师要求每个家长每天要陪伴孩子阅读至少10分钟,帮助他们形成阅读的习惯,以此拉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刚开始,家长还有怨言,认为孙老师没事找事。孙老师总是耐心地进行解释,细心地指导,继续开始她的工作。

一个月之后,当孩子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当亲子关系更近了,家长们焦虑的心才缓和了不少。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各个讲得绘声绘色,俨然一个个主持人的时候;尤其是看到孙老师为了孩子付出得大量努力后,家长无不由衷地说:孙老师真是我们的知心人。

她是衔接课程的引领者

如何开发幼小衔接课程,助力学生成才一直是她思考的方向。“只有活动多起来,孩子们恐惧才会少一些,他们才会更愿意留在自己的教室。”为了孩子的成长,孙老师一直在行动。直到有一天,她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三字童谣》的第三周,亮亮的妈妈突然给她打电话,情绪激动地说她宝贝突然说,也想编一首三字童谣,名字叫《小书桌》……

孙老师也有些兴奋,她没想到自己的一份坚持,带领孩子的一次阅读,就让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巨大飞跃,让他们成为了一个个的小作家。于是,又一个强烈的想法在孙老师心中萌生:他要把自己学生的创作变成一本书,送给更多的孩子们,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记忆。说到就要做到,当她的想法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后,就忙着收集、整理、排版、设计、联系出版社……

一系列头疼的问题纷沓而至,孩子们的作品有拍照发过来的,她就把它们转化成电子文档;孩子们发的时间不一样,她往往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来完成整理;排版、设计封面、修订错误,这对于电脑技术并不高超的孙老师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磨难。尤其是出版社,联系了一家又一家,但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却没有人能承担孙老师为每个同学印制一本书的愿望。无数个时刻她总想放弃,她总在心底问自己:值吗?但每当看到孩子们一篇篇稚嫩的作品时,孙老师就在心底告诉自己:再难,只要我觉得有意义!再苦,我也不会放弃!为了孩子们,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做好!

家长被感动了,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孙老师。远远的妈妈是家长志愿者之一,她联合班级家委会的十人,有的家长负责编辑电子文档,有的家长负责排版,有的家长完成封面设计,还有的家长自己驱车上百里联系出版……为了这本书,为了全体人共同的梦想与守护,全班的家长都动起来了,他们齐心协力地努力着。

书籍成册后的校对是一件枯燥而乏味的事情,太多人了干不了。孙老师决定一个人完成,不麻烦家长。2019年的暑假,260首的儿歌样书,孙老师硬是一个人校对完成拼音校对。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样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拼音一个拼音地读,手里还不停地圈画着。夏天的炎热加上每日连续不断的拼读,本来就动过手术的嗓子又犯病了,眼睛也是花的。六岁的儿子为她端来一杯水让她润嗓子。看着眼前懂事的孩子,孙老师内心很自责,这个假期她全身心扑在这本书上,想在开学前能完成,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能及时读到,以至于她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甚至都没和孩子一起出去玩过。爱人对她说:“你看哪个老师像你这样卖力!”她只是笑笑。

一整个暑假,孙老师几乎没有出门。样书被她一遍一遍地翻阅,一页一页地记录,一字一字地比对,台灯见证了无数个被点亮的午夜,辰星看到过她被熬红的双眼。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一(9)班孩子们创作的“我的第一本书”《童言妙语》终于出生了!拿到书的那一刻,她喜极而泣。

随后,她带着孩子们走上街头,走进公园,走到各所学校门口,和他们一起去分享自己亲自创作的新书。林林、皓皓和博博是因为这本书改变最大的孩子。原来的他们羞涩胆小,平常很少和人交流。售卖新书这天,他们三个和家长一起走进每个小区,逐家逐户敲开大门,极其认真用心地介绍自己的《童言妙语》,得到叔叔阿姨的一致赞誉;售卖现场他们大声叫卖,极力推销,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怯懦无助。当书籍售卖出的那一刻,孩子们笑了,她却哭了。所有的艰难在这一刻得到充分的释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本简单的“三字童谣”却深刻地关联起了“学校”“家庭”“社会”,激发了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培养了孩子们的多种品格。他们的自信、他们的热情、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合作精神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展现出来。

为了带领更多的孩子成长,孙力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将自己开发的课程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学校、同伴;为了班主任教师成长,她带领整个年级全员开始行为习惯养练,带领整个学校学生开始文学创作;她带领其他年轻教师走入外校共同研讨;她和伙伴们积极构建“阳光7+1”课程,帮助孩子们形成必备品格和能力,帮助老师形成研究特长,帮助学校形成自我特色。作为低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的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青年教师交流,教给老师们新的教育观念;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研组里帮助老师们答疑解惑。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莹莹和涵涵对工作特别迷茫,孙老师就和他们组成三人小组,放学后经常带着他们进行学习,手把手教她们处理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各种无助,帮他们进行各种课程的设计。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们书写困难,孙老师就带领她们从抓握笔姿势入手,帮助她俩制定计划,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班级学生出现思想波动,孙老师二话不说,深入班级和学生谈心,并向他们传授方法……现在她们已经成为低年级的优秀老师,学校的骨干教师,深受家长的喜爱。每当回忆至此,她们总是动情地说:孙力姐真是衔接课程的引领者,感谢有她!

孙老师在《童言妙语》这本书的自序里写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自己才明白,作为教师,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真正去做教育。她,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用心做教育,用爱铸成长,真正成为了幼小衔接探索的“领头雁”。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文章关键词:孙力,教育,神圣 责编:彭方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关注!河南首批“美豫名品”名单发布,南阳9家榜上有名 关注!河南首批“美豫名品”名单发布,南阳9家榜上有名

精品原创

社旗:曲艺名家献艺乡村物资交流会 社旗:曲艺名家献艺乡村物资交流会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