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贾媛 闫烁)日前,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颁证仪式在南京举行,南阳市拓宝玉器有限公司镇平籍总工艺师仵孟超,成为继吴元全、仵应汶之后,南阳市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第三人。截至目前,包括仵孟超在内镇平县拥有国家级玉雕大师和工艺美术大师32人、省级大师857人,镇平县不愧为中外闻名的“大师摇篮”。
仵孟超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县石佛寺镇的一个玉雕世家,玉文化的浸润让他走上了一条“精雕细琢”的艺术之路。从事雕刻35年以来,他博采众长,刻苦钻研,设计创作的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陆子冈杯特别金奖、神工奖金奖等十二项国家金奖,创作的《西域风情》《江山如画》等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他用精湛的技艺将玉雕的工艺水平提升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大师啄玉巧夺天工,玉乡育才多元筑基。近年来,镇平县厚植玉雕人才发展“沃土”,涵养玉雕人才转型升级“活水”,成立珠宝玉雕文创中心、玉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玉雕人才提供培训、论坛等服务,为培养和储备高端玉产业人才提供了平台。同时,以服务玉雕大师发展为宗旨,镇平县正在创立玉大师文创基地、玉大师运营中心、工艺美术大师(院士)工作站,按照大师雕刻风格不同建立生产、销售、展示为一体的循环商业体系,以经纪人制度开展高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的新型运营服务。在落实省委“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要求方面,成立了一家工艺品雕刻技能等级认证机构,开展培训活动20多期,累计培训人员3000余人,取得相关职业等级证书的技能人才2432人,高技能人才200余人。
玉汝于成,英才辈出。从最传统的零散小作坊中师带徒的形式,到玉雕工作室中的技艺传承,再到院校深造的“学院派”出现,镇平县重视人才强县工作,走出了一条玉雕人才跨越发展的道路。未来,镇平县将继续深入实施“玉+”模式,以人才队伍为主体,以智能制造为推力,建设千亿级玉产业集群,彰显“中华玉都”的城市品牌力量,让镇平县“大师摇篮”的美称享誉世界。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算命大师称转账后,走66步不回头可消灾,骗子:自己都觉得好笑
8月21日上午,国医大师唐祖宣传承工作室暨拜师仪式在安徽省蚌埠市中医院举行。
47岁的曹志周是滑县一位手工银饰制作人,从清朝末年开始曹家先辈就开始制作银器,传承到曹志周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制作时间工序虽然繁杂,但曹志周将自己的激情和心血全部倾注在每件作品中,坚持纯手工打造,日复一日地在敲敲打打中坚守,在坚守中传承技艺。
“玉出东方——敖汉史前玉器精品展”亮相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在走访中,民警得知辖区居民徐女士与这位所谓的“大师”来往甚密,两年多的时间内,“大师”一直在帮徐女士“做法”,意识到徐女士极有可能已经深陷封建迷信诈骗骗局,民警随即主动上门向徐女士了解情况。
7月30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大健康产业分会主办的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
海量养生保健类直播视频充斥各大短视频平台,颇受中老年群体的追捧。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养生直播和短视频鱼龙混杂,有的表面上讲授养生知识,实际只为兜售保健品;不少视频主播伪装成大师、名医卖课。专家特别提醒,没有获得相应资质的养生直播和短视频不具备合法性,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他曾被冠上“流浪大师”的称号,迅速走红。其短暂地拥有过朋友、亲人、名利,之后被卷入一场网络战争,以近乎“殉网”的方式,做了了结。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7月28日,第八届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颁奖盛典在宝丰县举行,为河南工艺美术行业选树领军人物。最终,106人入围拟公示人选名单。
诺邓曾因盐而兴,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世人的目光再次投入至这一西南边陲的山乡世界。不少老饕循迹前往,探寻这“千年一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