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石为璧 乔璐)今年以来,南召县云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扶持路径,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云阳镇玉兰新村易地搬迁点围绕组织融入、生活融入、生产融入、文化融入四个方面,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搬迁户不仅能搬得出,更能稳得住、能致富、获幸福。
该易地搬迁点位于鸡河西岸,占地69.6亩,2017年搬迁户入住以来,共集中安置脱贫户114户444人。
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组织融入
为加强对易地搬迁后的统一组织领导,成立玉兰新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搬迁”的社区化管理服务新模式,以“社区党支部+工作区+居住排”为架构,设置5个工作区、10个居住排,强化社区党员干部工作力量,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推选出区长、排长,重点围绕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监督检查等工作,对新村搬迁户进行日常管理,形成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格局,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共享新生活。
完善服务保障,推动生活融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服务为本的理念,依托玉兰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管委会工作制度》、《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围绕群众关心的党建、社保、民政、教育、医疗、户口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政策咨询、事项代办等一站式便民利民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保姆式服务。
强化就业保障,推动生产融入
围绕车间就业一批、转移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兜底一批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帮助搬迁群众稳岗就业。投资100万在搬迁安置点的中心区域建设了1152平方米就业车间1处,引进年产值1000余万元的南召华茂服饰有限公司入驻,安置就业岗位160个;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为契机,先后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6场,全面提升搬迁户技能水平;依托水利、人社、公路等部门,安置低技能半劳动力和弱劳动力43户,确保群众有业可就、有事可做、有钱可赚,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丰富精神生活,推动文化融入
全面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易地搬迁点建设集文化服务、矛盾调解、文明实践、广播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处,打造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党建主题文化公园,完善农村戏台、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同时以新时代积极实践站为依托,开展“送戏下乡”、文明宣讲、民俗表演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搬迁群众间互动交往和感情交流,引导搬迁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道德氛围。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我从2003年就开始种植桃子、梨子、油桃,从当初的3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亩,一年收入能有20多万。”9月5日,在河南村村部旁边的一片果园里,村民余中德正忙碌着为前来游玩的游客采摘酥梨,满脸笑容。
天还是蒙蒙亮,信阳市平桥区王岗乡赵庄村鲈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葛三国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赶到水库,第一时间将新鲜捕捞的鲈鱼过磅后,装上运往各地的货车。凭着踏实肯干,仅一年多的时间,通过鲈鱼养殖他的收入就翻了几番。
近日,唐河县少拜寺镇烟站已全面开秤收烟,今年预计收购烟叶120万斤,良好稳定的收购价格,让烟农手中金灿灿的“烟叶子”变成发家致富的“钱袋子”。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共促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位于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瀑布垂直高度60多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初秋时节,徜徉在商城县汪桥镇秦湾社区的各个居民组之间,只见路面整洁、池水清澈,精致别样的宣传墙画随处可见,江南风格的各式民居掩映在葱茏绿树中,美丽和谐的乡村美景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惬意之感。
9月3日,记者走进永城市酂阳镇杨庄村秋月梨种植基地,只见梨树枝叶繁茂,一个个金灿灿的秋月梨挂满枝头,梨香四溢、沁人心脾。
“我们基地的韭菜是露天无公害种植,吸引郑州、新乡的客户纷纷前来购买,今年上半年卖了两茬韭菜,每亩地收入4000多元。合作社也与种子公司签订了韭菜籽的收购合同,秋季每亩的韭菜籽收入保底是3000元。”9月1日,宝丰县肖旗乡张伍庄村恒宇种植合作社社员史新歌高兴地介绍。
今年8月份以来,平顶山高新区人力资源管理局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活动,全力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