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王伟 李红普)10月9日,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南阳医专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心暨国医大师唐祖宣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
南阳医专党委书记柳明伟、校长王立义为非遗传承导师颁发聘书,随后还举行了拜师仪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医药更是其中绚丽的瑰宝,因其多样化的诊疗手段以及“简、便、廉、验”的治疗特点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王立义介绍,南阳医专为推动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设立了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心,该中心是集教学,实践,科研为一体的学习场地,内设主要以南阳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医药类项目为主,涉及的传统医药技艺有针法、灸法、推拿、正骨等内容。目前设立了唐祖宣国医大师工作室和七个非遗传承工作室,包括:吴氏中医针法、李氏针灸、申氏艾灸、王氏疤痕灸、胡氏捻筋、骞氏经筋膏和大刘骨科。
中医在南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百姓千百年来保留着中医养生的习惯,延续着“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传统,其中“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简、便、廉、验”的治疗特点,更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近年来,南阳医专始终坚持“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的理念,致力传承仲景文化、培育仲景学子、擦亮仲景品牌,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医中药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科技服务项目,牵头成立了南阳艾产业学院,深入各县市区开展了中药材种植加工、艾灸等中医技术培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健全了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建设完成了“李氏针灸”“吴氏针法”等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有效助力了传统中医技艺技能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柳明伟表示,南阳医专作为医圣故里唯一的一所医学高等院校,尤其在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的关键时期,成立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心,是学校进行的有益探索。下一步,南阳医专将以此次揭牌仪式为契机,着重在深化挖掘保护、强化学术研究、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创新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等方面主动积极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推广创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10月9日,郑州高新区双桥办事处开展施工围挡(墙)专项整治工作,“地毯式”排查、集中化整治,进一步加强施工围挡(墙)管理,消除视觉污染、强化督导监管,营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
10月9日,郑州高新区双桥办事处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结合背街小巷整治要求,打造有序靓丽、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10月9日,郑州高新区双桥办事处集思广益、积极行动,与时间赛跑、处置好每一个数智案件,实现城市管理的智慧化、高效性,倾力打造智慧双桥。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景区是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的主会场,苍翠中条山衬托下,一座两层红色建筑格外惹眼,这是9月刚建成的关公数字博物馆。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关公的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为切实抓好2022年“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永城市演集街道坚持以“标本兼治、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等原则,严密部署、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多措并举抓好秋季禁烧工作,为全年空气质量改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他务实严谨、行而不辍,在基层一线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坚持学习、创新进取,时刻牢记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成为党建工作行家里手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他就是中建七局投资公司“红色先锋·优秀党务工作者”—商丘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包明明。
10月8日,永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大立主持召开全市金融工作汇报会议,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梳理下步工作思路,全面提升金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市领导蒋清伟、孙胜伟出席。
10月8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视频会议。会议传达了省长王凯关于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的批示。
金秋时节,戈壁滩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枚“快响利箭”腾空而起,跃向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