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谭亚廷)金秋时节,田野里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近日,镇平县杨营镇胡营村甘立新的200亩花生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方内,聚集了一群周边农户,镇平农技中心的科技人员正在进行实地测产。农技人员采用五点“S”型分布法,取样、采挖、测量、称重,现场折算亩产量。数据结果显示,花生示范方亩产量301公斤,比周边农户亩增产百分之二十。
“今年降水少,花生能到这个产量真不错。示范方内的花生比周边每亩少施肥30多斤,产量还比他们高。有了这次成功实验,我更有底气向周边农户宣传推广了。”测产结果增添了甘立新的自信。示范区花生的丰收,除了甘立新自己的辛勤劳作外,还得益于镇平农技中心推广的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模式。
农技人员通过了解该田块的土壤现状,根据花生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建议他减少复合肥施用的同时搭配一种配比科学的缓释型中微量元素肥做花生底肥,运用种肥同播技术,把种子和新型缓控释复合肥、含钙镁锌等成分的中微量元素肥按事先设定好的技术规程播入田间。良机+良肥+良法的生产模式能减少每亩化肥施用量15公斤左右,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近年来,镇平农技中心按照“精、调、改、替”的技术路径,引导农户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多举措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入夏以来,镇平县出现连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该县贾宋镇黑龙庙村种田大户孟凡秋的2300亩承包田里,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长势喜人,不仅引来周边农户羡慕的眼神,也成为省农技总站、南阳市农技站组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和种田大户学习观摩的“实践课堂”。
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配置水肥资源,起到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发挥水肥联合调控的整体增产作用。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省肥料30%-50%,节省用水50%,劳动力的节省更是达到90%以上,非常适合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县粮食生产的应用面积达3万亩以上。
施肥新技术、肥料新品种、施肥新机具的“三新”技术模式合力打造出了一块又一块丰收的样板田。镇平农技中心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确保主体技术让农户学得会、成效让农户看得见。
据了解,镇平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近年来,该县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乡村产业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治理,夺取了粮食连年丰收、农民大幅增收、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的较好业绩。
镇平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7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3万亩重要农产品(油菜籽)生产保护区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9.3万亩。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力度,以“百人包百村”行动为载体,组织科技人员包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提高种植业、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特别是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控。粮食总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总产量连续十五年超10亿斤目标任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先后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坚持“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大力培育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蔬菜、食用菌和金鱼等特色产业,优质油料面积34万亩,优质蔬菜面积5.6万亩、金鱼养殖水面1.5万亩、苗木花卉9万亩、林果2.7万亩、中药材2.1万亩、烟叶1万亩、茶叶0.5万亩。建成双孢菇种植基地15个,种植大棚548座,种植面积30余万平方米,年可产鲜菇1100万斤,成为全国双孢菇生产和出口大县。组织实施牧原集团“百场千万”5个工程项目建设,2场、3场、8场已建成投产。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10月11日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拍摄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金秋时节,在长江沿岸的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大片水稻田陆续迎来丰收,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金黄的稻田、繁忙的长江主航道和田间地头穿梭的收割机,共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眼下正值我国秋收进度的高峰期,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截至10月11日,全国秋粮已收获7.85亿亩、完成60.1%,进度同比快2.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西南地区收获过七成,西北地区六成半,华北和黄淮海地区过五成,长江中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新疆巴州且末县,9万多亩大芸迎来丰收,大芸又名肉苁蓉,被称为“沙漠人参”。 在新疆巴州且末县大芸种植基地,当地农民正忙着采挖大芸。大芸学名肉苁蓉,寄生在梭梭或红柳等沙生植物的根部生长,具有很高
央视网消息:福建厦门市的同安区地处东南沿海,又具备一定的海拔高度,昼夜温差大,所以这里种植的杨桃甜度很高。日前,当地杨桃迎来丰收季。 金秋时节,在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上百亩的杨桃基地里,金灿灿的杨桃挂满枝头,果园里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在同一棵
央视网消息:最近,山西临汾翼城县2万多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迎来丰收。 在翼城县王庄镇辛安村,大片的玉米已经成熟,玉米间种植的大豆也已颗粒饱满。大型玉米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收割玉米,村民们则忙着割豆子。 今年是翼城县第一年推广大豆玉米
这两天,在山西晋城泽州县大兴村山楂种植基地,山楂园里红彤彤的山楂挂满枝头,传递着丰收的喜讯。
金秋时节,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1.2万亩高粱已经成熟了,红色的高粱和穿梭的联合收割机构成一幅色彩艳丽的丰收画卷。
央视网消息:最近,山东省莱西市的2万多亩冬桃陆续成熟上市。当地通过荒山治理,将周边2万多亩荒山都种上了桃树,改善了生态环境,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让山区林区实现了“由绿到富”。 在莱西市南墅镇袁家村,新鲜脆甜的冬桃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
金秋时节,稻谷金黄,瓜果飘香。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着收获,留下一幅幅美丽的秋日丰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