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内乡县赤眉镇人大代表陈新纪:创建“五星”支部 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2022-10-21 12:12:09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许圣义 张少鹏 张红侠)参天挺拔的古树名木、蜿蜒潺潺流淌的水渠、错落有致的农家别墅、宽敞干净的街道、栩栩如生的文化墙、书声琅琅的小学教室、优美恬静的村民游园……行走在内乡县赤眉镇朱陈村令人心旷神怡。

“陈新纪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全县带头创建‘五星’支部,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各项工作都扛了红旗,当了先进。”10月18日,内乡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岳书晓到朱陈村视察工作时,对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陈新纪啧啧称赞。

岳书晓对陈新纪的点赞名副其实。据了解,目前,内乡县“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中,赤眉镇朱陈村和余关镇子育村、湍东镇花园村、大桥乡河南村被誉为全县“五星”支部创建“四大标兵村”。朱陈村以“五色”点缀“五星”,以“星”光引领乡村振兴路。朱陈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南阳市移民美丽乡村、河南省人居环境示范村等多项荣誉,陈新纪也荣获南阳市优秀党组织书记称号,连续6年被评为内乡县功勋村支书。

红色引领,支部堡垒挺在前

说起村支部工作和“五星”支部创建,陈新纪侃侃而谈:“无论什么时候,村支部书记都是党建第一责任人。我所做的工作都是我分内的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陈新纪带领支部一班人,先后投资15万元,建成了党建主题游园和党史长廊;投资11万元,高标准打造了村文明实践站;投资50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把朱陈村的群英渡槽和鱼贯口村的豫西牵牛战革命遗址、赤眉中心小学的豫西南地学委旧址、兰田村的中共第二届内乡县委旧址等“串珠”成线,丰富了赤眉红色教育资源。104名党员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等关键时刻站出来、打头阵、当先锋,传承了红色基因,赓续了红色血脉,建强了红色堡垒,为乡村振兴凝聚了红色力量。

彩色点缀,产业托起振兴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谈到乡村振兴,陈新纪颇有见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搞好乡村振兴,建设朱陈村的现代化,我这个村支部书记责无旁贷……”

陈新纪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他充分发挥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三驾马车”作用,落实“双绑”机制,培育产业,带富群众。陈新纪利用人大代表和村支书的双重身份,以境内的东风水库及周围荒山、荒沟、荒坡、荒地等“四荒”资源为依托,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南阳琴溪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朱陈村落地生根,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了琴溪湖生态茶产业基地2000多亩;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以大樱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基地1200亩,年产值达900多万元;发展高效蔬菜500余亩、优质水稻500余亩,再现“北方小江南、十里稻花香”的喜人景象。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75人。2019年全部脱贫,30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高峰用工每天可达五六百人,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助力了群众增收致富。

绿色打底,生态宜居赛江南

2021年以来,朱新纪带领村支部一班人投资60多万元,对全村污水、坑塘、垃圾进行彻底治理,实施“厕所革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修建农村公路、建文体广场、休闲游园。组织安装太阳能路灯,栽种绿化树木,实现了一湖一路、一塘一园、一组一景。利用南水北调核心区优势,争取京宛合作琴溪湖田园综合体项目资金3000万,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让琴溪湖成为最耀眼的金字招牌。走进朱陈,山绿、水青、河畅、景美,河南省“人居环境示范村”实至名归。

蓝色守护,平安和谐稳人心

“有一种颜色,叫守护蓝。于群众而言,平安是最好的礼物。”朱新纪一边陪同县镇领导察看村子里的“数字平台”和村庄“天网”,一边述说对平安乡村建设的认知和体会。

据悉,2020年以来,朱新纪以人大代表和村支部书记的身份,争取项目资金30多万元,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建设朱陈村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形成了覆盖全村的应急指挥网络,切实筑牢平安防线,农户电子监控安装率超过95%,如今全村大小道路、公共场所、居民院落等主要部位实现了全方位、全时段监控无死角,守护着群众安全。村委会与县镇公安机关和蓝天救援队、消防队等社会救援机构保持无缝衔接,大事小情随叫随到……同时,始终坚持支部挺一线,党员冲在前,充分发挥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工作机制优势,科学建立三级网格,实施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经常排查苗头问题,提前介入化解,实现了长周期“三零”目标。目前,全村呈现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平安格局,村民安居乐业早已变成现实。

暖色飘逸,赓续乡村文明风

“乡村振兴的实质要义是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而乡风文明则是乡村振兴之‘魂’。只有促进乡风文明,才能顺应农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乡村的全面发展……”谈到乡风文明,朱新陈亦颇为健谈,“我们朱陈村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好传统,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赓续乡村文明之风,丰富百姓精神生活,让乡愁永驻,让暖色飘逸……”。

朱新纪自豪地说:朱陈村文化厚重,民风淳朴,人才辈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凤桐就是朱陈人(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顾问。为了赓续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朱新陈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尊师重教,如今朱陈村每年考上985和211重点大学的有7、8个……全村德育教育常态化,村党支部着力教育村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村民在外的都能干成事,在家的都不惹事,朱陈村连年都是平安村、文明村。朱新纪带领全村104名党员引导3357名村民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定期组织广场舞、戏曲大赛等活动。每年都进行“优秀党员”、“好公婆”、“好妯娌”“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让“乡风文明”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岳书晓和赤眉镇镇长曹逸飞等县镇领导视察即将结束之际,朱新纪特意引领县镇领导去拜谒“古树名木”。朱新纪还绘声绘色的解说:“朱陈村这棵白果(学名银杏)树活了上1400多年,是省级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也是我们全村人的吉祥树、幸福树,它见证着我们朱陈村的发展变化,也传承着我们朱陈村的清风正气。”

常言道:党群同心,其利断金。仰望千年生生不息的古树名木,察看着朱新纪“五色”点缀“五星”、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的生动实践,聆听朱新纪的壮志豪情,朱陈村一定能够“五星”共放,星星灿烂,也一定能够擘画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文章关键词:党建,堡垒,传承 责编:彭方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关注!河南首批“美豫名品”名单发布,南阳9家榜上有名 关注!河南首批“美豫名品”名单发布,南阳9家榜上有名

精品原创

社旗:曲艺名家献艺乡村物资交流会 社旗:曲艺名家献艺乡村物资交流会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