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申鸿皓 肖新建 王自强 张东升)创建“五星”支部,产业兴旺是基础;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近年来,社旗县朱集镇齐庄村紧紧牵牢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以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产业兴旺助力“五星”支部创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较好地实现了群众就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双赢。
富民车间促就业。齐庄村把富民车间(扶贫车间)作为拓宽村民就近就业和务工增收的有效渠道。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建成标准化扶贫车间,并通过亲情招引、回归创业,吸引并成功入驻了服装加工和货架生产两家企业,让60多名村民圆了家门口就业梦想,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就近务工有活干,车间结出“致富果”。
特色基地强产业。齐庄村作为该县千亿斤粮食项目村之一,在全力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还借助朱集镇是植烟大镇和“三粉之乡”(红薯粉面、粉条、粉皮)的传统农业发展优势,坚持围绕烟叶做文章,盯住红薯促发展,通过建设产业发展基地,完善农业基础条件,逐渐摸索并实施“烟薯套种”“烟菜轮作”“麦豆间作”等新型耕种模式,烟叶、红薯、青豆、西瓜、蔬菜等特色产业面积常年保持在千亩以上……一年四季地不闲,烟薯瓜菜豆飘香,农业特色产业铺砌起了齐庄群众的致富坦途。
光伏电站多收益。齐庄村依托建成投用的48个5千瓦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站和1座6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发电站,实现全村62户低收入户每年增加收益10余万元,并带动安置光伏公益岗人员7人,村集体增加收益2.6万元。光伏生态又环保,一次投入循环受益,“蓝板板”变成“金罐罐”,光伏电站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一园两带五基地烟叶全覆盖’产业发展布局,乡村振兴后劲十足。”窥一斑而知全豹,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朱集镇党委书记程翔介绍,通过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规划建设占地135亩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初露端倪,正成为吸引回创、促进就业的新平台;3000亩黄金梨产业带和1000亩冬桃产业带年产值达1700万元,9个行政村群众从中受益;6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亩谷物种植基地、2600亩蔬菜种植基地、5000亩“三粉”产业优质红薯基地、500万袋香菇种植基地,惠及17个行政村的农民群众;全镇常年植烟面积万亩左右,27个行政村实现“烟叶全覆盖”,亩均季收入超过2000元……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10月24日,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阁街道召开“党建+普惠金融”暨“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以创建“五星”支部为引领,助力推进“产业兴旺星”。刘阁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永华、驻马店农商银行刘阁支行负责人张智玉出席并讲话,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全体机关人员参加会议。
为进一步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唐河县马振抚镇紧紧围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工作持续发力,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压茬推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镇平县侯集镇向寨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养殖金鱼,通过不断引进国外优质锦鲤品种,积极培育本地特色杂交鱼的接续努力,探索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养殖和营销模式,观赏鱼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做越大,每年有5000余万尾锦鲤游出镇平、游向世界,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金鱼淘宝村”。
10月21日,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副局长张长河一行到内乡县金银花基地调研。内乡县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冯文奎、中医院党支部书记许文振等相关部门同志参加调研。实地了解内乡县有机金银花的种植、产出等情况。
南召县留山镇上官村始终把“产业兴旺星”创建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载体,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整合力量、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持续照亮“产业兴旺星”。
自切实做好2022年防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工作以来,新蔡县以“谋划在前、布置在细、行动在实”为总基调,以“全、实、准”为工作抓手,统筹协调,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金秋10月,新蔡大地一派丰收景象。走进新蔡县陈店镇展庄村,大片高粱随风起伏,犹如红色波浪,一台台联合收割机一路轰鸣开进高粱田“吞”进高粱穗,“吐”出红高粱。
10月21日上午,新蔡县练村镇组织全体驻村第一书记、非贫困村业务指导员、巩固专员对2022年防返贫动态监测第二轮排查工作和2022年村档和户档资料整理情况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活动由镇分管领导主持,全体驻村第一书记、非贫困村巩固专员、镇级业务指导员参与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