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高雪)“我一直在这儿干活,栽苗、培土、拔草、浇水啥都干,活不累离家还近,钱也挣了。”11月21 日,在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范蠡村的山桐子大苗展示区,基地长期务工人员、正在忙着栽苗的范蠡村村民吴长杰高兴地说。放眼望去,挖坑、栽苗、填土……基地里一片热闹忙碌的景象。
“这个项目不仅能让群众享受到土地流转的红利,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将来还可以依托生产线加工企业,让更多群众获益。”山桐子育苗基地负责人邹英杰介绍,山桐子因其出油率高、油品好被誉为“中国橄榄油”“树上油库”,具有易栽种、易成活,产业链长,收益周期长的特点,3年挂果,5年后达到盛产期,每亩地产值能达到5000—8000元。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本着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宛城区倾力打造特色花卉苗木、艾草种植、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通过电商+合作社+产业基地,形成特色产业百舸争流、多姿多彩的格局。
2022年以来,宛城区全力推进山桐子种植项目落实落地,目前已有育苗基地500余亩,大苗展示区600余亩。下一步,预计再流转近千亩地,力争成为全国最大的育苗基地,2023年计划建一条生产线,形成从果到油的产业链条,不断培育壮大山桐子产业。发展山桐子种植成为宛城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大象新闻记者 张晓冬/视频报道 近日,江西省丰城市,入冬后的田间,一处种植金丝皇菊和贡菊的基地数百亩进入盛开期,村民们穿梭忙碌于花田间,收获采摘一片丰收的景象。采摘后的鲜花将制成干花,销往全国各地。菊花的丰收,也让周边的村民们多了一条增收的
自确山县朗陵街道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就明确了“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面提升”的总目标,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六美庭院”创建工作为抓手,所有机关人员全部下沉一线,包片到人、同奖同罚,夯实责任。街道纪工委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重点督查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工作落实等,确保人居环境整治“一刻也不能停”。
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圆柱形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天体景象“创生之柱”的详细图像。 据悉,“创生之柱”位于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内,曾在1995年被哈勃望远镜捕获,而此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尊重流域治理规律,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推动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四川地震当天!西安一湖内惊现“鲤鱼跃龙门”景象
屏幕中、舞台上、文字里,青春力量涌动:《长津湖》《奇迹·笨小孩》《人世间》等产生轰动效应的影视剧中,青年演员担纲主角,他们扮演英勇战斗者、时代弄潮儿、都市追梦人,为“青春”一词增添了更有分量的注脚;《2022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展播季》《中国》等节目和作品中,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创作团队使历史“活”起来;《永不消逝的电波》《运河谣》的舞台上,年轻的歌者、舞者挑大梁,用美妙歌喉、灵动舞姿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