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西峡公安:机制创新赋动能 提升新质战斗力

2024-06-04 17:14:27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丁俊良)“党建铸魂工程”不断夯实,“五星”支部引领模范机关建设蔚然成风,“正向激励”理念深入警心,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创新“两项机制”,整合侦查资源,做实专业力量,刑事打击质效持续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新成效,“警司访+”工作机制在省内外开花结果;层圈防控、科技支撑、网格布警、快速反应,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全市推广学习;建成县、乡两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四项教育”(“4+4”工作法)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2+N”未成年人教育管控工作机制形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2023年8月以来,西峡县公安局新一届局党委聚焦聚力“五个现代化”工作布局,以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双提升”为牵引,以“四项建设”“四项机制”为支撑,以“警种主战、派出所主防”为导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坐标、厘清思路、靶向施策,积极探索警务运行新模式,高水平保安全、促发展、推改革、抓队伍,努力走出西峡公安新路径、形成西峡公安新模式,不断提升西峡公安新质战斗力。

创新赋能,提升刑事打击质效

“经过分析研判,发现齐某、刘某有作案嫌疑,请立即落地核查,实施抓捕。”5月18日凌晨,西峡县白羽北路某小区魏某车内6000余元现金被盗,西峡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经过现场勘查、分析,迅速将研判指令下达给案发地的五里桥派出所。

接到督办指令后,五里桥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会同第二责任区中队民警展开抓捕行动,当天晚上在东环路某民宿内将涉案的五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案件告破。这是西峡县公安局运用“研、交、办、督、结”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快速破案的一个缩影。

“民生为先,破案为本!”在具体警务机制运行中,该局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案件快速侦破和警务工作的高效运转,实现“最短的时间内发出最准确指令,最优流程完成最高效调度。”一是即时“研”,网安合成作战大队、刑事技术室根据情指中心、各乡镇派出所接报的电诈类、传统盗抢骗等警情以及局直实战大队、反诈中心推送的需研判的案件线索,即时开展研判工作。二是及时“交”,根据警情研判情况,将涉案人员信息等以研判指令的形式,及时下发至各责任区中队负责人及办案单位。三是迅速“办”,各办案单位接到研判信息反馈后,按照本部门工作要求迅速开展工作,或进行上网或外出抓捕,或见面劝阻或落地核查,及时汇报办理情况。四是严格“督”,指令下达单位每天询问各办案单位工作开展情况,适时通报各办案单位交办、督办案件、督办事项完成情况。五是规范“结”,各责任单位按照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规范破案、结案,各交办、督办单位依据办结标准予以审核、认定。

“刑警大队派出侦查员与派出所刑事专干捆绑作业,实现了专业警种专职办理刑事案件,有效提升了刑事打击质效。”分管刑侦工作的西峡县公安局副局长操龙海介绍说,为推动刑事打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该局科学划分五个责任区,建立责任区制刑事打击工作机制,各警种根据刑事案件管辖范围确定分包责任民警,以统一指挥协调为核心,以科技信息为支撑,以专业队伍为保证,按照“大案同步上、小案按需上”的工作模式,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优势互补, 努力实现“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以来,该局立足“小案快侦、抢案必破、盗案多破、有赃即追”的工作理念,在“两项机制”(“研、交、办、督、结”案件办理工作机制、责任区制刑事打击工作机制)运行支撑下,紧盯民生小案办理,快打、快破、快挽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截至目前,已累计下发研判指令80期,破获案件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人。

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西峡县公安局积极做好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立足教育和保护相结合,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实现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行为矫治和违法犯罪预防。

“面对校园欺凌,同学们要敢于发声……”在西峡县公安局未成年法治教育中心西坪分中心,西坪派出所民警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心授课,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为学生们传授法律知识,告诫同学们遵纪守法,增强法律意识。随后,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分中心的法规宣传室、行为矫正室、警示教育室、心理减压室和李警官普法直播站。

在西峡县双龙镇龙警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48名学生成为双龙镇第一批龙警少年。西峡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向双龙一小分队、双龙二小分队、双龙一中分队、双龙二中分队龙警少年代表授队旗。民警通过“寓教于乐”的实践授课形式,向青少年常态化开展生命安全及法治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了解法律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强化校园平安建设,构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和管控工作新格局。

“这样‘零距离’的法治教育对于我们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有意义,通过警察叔叔的宣讲和观看警示教育片,我们认识到什么是对错,不因一时的冲动酿下苦果。”刚刚参加完五里桥派出所组织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的一名未成年人深有感触地说。在五里桥派出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分中心,一共设置3个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是法规宣教室、行为矫正室和警示教育室。在法规宣教室,民警向辖区内未成年人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醒大家要善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警示教育室,同学们坐在一个设计成“法”字的凳子上,一起观看CCTV大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节目《守护明天》;在行为矫正室,民警通过“虚拟监狱”的方式,教育未成年人正确辨识行为,让他们了解犯罪的严重后果,为他们做正确行为指引。

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以来,西峡县公安局成立了由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崔保国担任组长的全县公安机关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领导小组,县公安局建立未成年法治教育中心,各乡镇派出所建立未成年法治教育分中心,配齐配强教育矫治教官队伍,健全完善“4+4”工作法(精准四级分类、采取四项教育),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分级干预和行为矫治。

在工作中,西峡县因地制宜建立了“1+2+N”未成年人教育管控工作机制,“1”是指政府办牵总,“2”是指公安局、教育局共同参与,“N”是指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定期联席会商,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着力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司法保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未成年人教育管控工作格局。

劝导管理,破解农村交管难题

西峡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辖区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常住人口49万余人,通车总里程3235公里,县内登记驾驶人12万余人,机动车保有量16万余辆,域内坡陡沟深、水多林密,山地、丘陵岗地占到80%,国省道“穿村过镇”里程在河南省县级第一。尤其是农村地域辽阔、道路里程长、发展速度快,是影响交通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

结合西峡山区农村道路多、里程长的实际,西峡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公安主推、社会协同”的“一警一路长N员”新型工作机制,破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薄弱、风险隐患突出这一难题。“一警”,即乡镇交警中队民辅警,社区或驻村民辅警;“一路长”,即乡镇包村干部(交管路长);“N员”,即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护林员、公益岗员、乡贤人士等群体,共同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探索建立农村交通安全治理的新经验。

“劝导管理是农村交通安全风险防范最直接的手段,我们通过建立‘一警一路长N员’新型工作机制,让乡土专职力量补充参与到农村交通管理当中,构建出“权责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农村道路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体系,推动农村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农村交通管理由‘短暂治标’向‘长效治本’转变,”西峡县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薛勇介绍说,该局坚持“先行先试、全面铺开”工作思路,率先在西坪镇、双龙镇、丹水镇作为试点先行,在乡村道路重要路段、重要路口科学选址,规划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从乡镇年轻干部中选配交管“路长”人选,配齐交管装备,协助交警中队开展交通安全劝导等工作。

工作中,派出所交管专干和辖区交警中队民辅警,负责所在辖区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收集处理交管“路长”和“N员”上报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道路安全隐患、突发交通事故,指导交管“路长”和“N员”做好辖区交通违法通行劝导、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道路隐患排查等工作。交管“路长”负责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交通违法溯源劝导、道路隐患上报、交通事故前期现场保护等工作。

强化技术支撑,推动科技赋能智慧引领。该局全面整合相关资源,研发接入具有信息上报、流转、处置功能的道路交通AI安全综合管理小程序,小程序内设车辆检索、大数据研判、布控查缉、交通安全劝导、“红白喜事”预警、道路隐患排查、交通事故上报等功能模块,实现违法行为精准管理、隐患风险消除到位,提升智慧管理效能。

层圈布控,打造快反联动格局

“喂,110吗?我们邻居家有人拿锤子砸人,房主受伤,你们赶紧过来……”2月2日,西峡县公安局情指中心接到报警,白羽路某小区有两人被犯罪嫌疑人锤伤,伤势较重,打人者骑一辆电动车逃跑。“巡警4号、交警4号、五里桥派出所:请迅速前往处置。”接警员按照重大紧急警情处置要求,边接边派,分秒必争。同时,指令刑警大队派员赶往现场勘查,网安合成作战大队组织力量进行研判,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逃跑路线等。根据现场处置反馈情况,按照层圈防控要求,在环县城的8个出口,实施“关城门”行动。当犯罪嫌疑人逃往G208国道某水泥厂附近时,被6号卡点执勤民警抓获。

在情指中心,类似这样的接警派警、研判会商、传递指令、警情处置、信息反馈场景已成常态,精准、高效、依法、规范的警情处置理念已深入每名接警员心中。各个接警席上,电话铃声、对讲机指令此起彼伏,现场指挥员目不转睛地盯着指挥大屏上通过视频图像传回的前方画面,镇定地下达一道道指令。

坚持服务实战,该局打造“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新机制。建立大数据实战中心,突出实战应用,聚焦高频实战场景、健全情报指挥体系、优化合成作战平台,提升协同联动质效,推动构建现代化的警务运行机制。按照“全量汇聚、全警共享”原则,将治安、交警、刑侦、网安、经侦等警种数据充分整合,与情指中心联勤联动,为快速反应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支撑。

按照“四项建设”总体部署,该局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创新发展,着力构筑“层圈防控、科技支撑、网格布警、快速反应”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一是突出层圈防控,全域联动。结合辖区实际,依托高标准建设的省市际治安检查站、县际公路便民服务站、出入县城交通管控卡点,以及城区交警执勤岗亭、警务室、街面屯警点等“六大治安防控支点”,分别构建环县域、环县城、城区核心三个防控圈,重点做好反恐处突、重大案事件、重点人员的处置查控工作,初步形成了全域联防、梯次落闸、快速封控的层圈防控格局。二是突出网格布控,快速反应。将城区科学划分为4个网格,以巡特警大队为主、交警和派出所警务室民警参与,围绕2个核心区、15条必巡线、37个必巡点,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和接处警工作。每个网格设置一个屯警点,配备有警用摩托车、巡逻车等交通工具,采取车巡、步巡、交叉巡、定点值守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形式,屯警街面、动中备勤,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三是突出单元管控,清零风险。加强区域多力量融合快反联动机制建设,构建警务室民辅警、警务助理、网格员、群防群治力量“五位一体”警务团队,实施“巡、防、控、接、处”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单元管控与警情处置无缝对接。在城区组建了以社区干部、小区保安、志愿服务者等人员为主的8支1000余人的“义警”队伍,在农村乡镇,组建了以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为主的巡防队,前端感知风险、前期处置警情。

围绕快反能力建设,做精扁平指挥,在中心城区落实“一警双派”,对网格警力就近派警,最快速度将指挥触角覆盖到最小勤务单元。遇有重大敏感警情,落实双接双派,迅速启动快反预案,梯次调动应急力量,形成快反处置集群。做实快反联动。各巡防网格巡特警一线力量承担第一处警任务,突出做好警情先期处置和个人极端、群体性案事件的应急处置。交警大队铁骑在做好高峰守点、平峰巡线、疏堵保畅的同时,突出做好重大警情、群体性事件现场交通秩序管控。此外,组建“三三制”应急梯队,100名警力常态化开展红蓝对抗,加强备勤值守,遇到突发情况,迅速集结、梯次支援,短时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的快反处置力量。

“我们聚焦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坚持求实创新,务实重干,围绕严打刑事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破解农村交通安全治理难题、构建立体防控新圈层等,不断优化警务运行模式,以机制创新推动质效提升、推动公安新质战斗力焕发活力。”西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崔保国如是说。

【编审:钟乾伟】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0377-6339952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文章关键词:&ldquo,&rdquo,工作 责编:焦广超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畅享音乐盛宴  体验“宛美生活” 开启欢乐无限的露营之旅 畅享音乐盛宴 体验“宛美生活” 开启欢乐无限的露营之旅

精品原创

唐河县文峰街道办事处成功举办迎“七一”特色活动 唐河县文峰街道办事处成功举办迎“七一”特色活动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