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走进南阳市中医院针推科,古色古香的环境充满了对传统中医的尊重,著名针灸推拿名家董军正在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只见细如发丝的银针在他的手指下快速地提、插、捻、转,不知不觉中,颈肩腰腿疼痛、面瘫、失眠等疑难杂症迎刃而解。
走进该院儿童康复科,这里的脑瘫患儿正接受中医治疗。这些患儿在儿科专家的针灸推拿、运动疗法、感觉统合训练、中药熏蒸疗法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可以获得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健康和快乐。是的,这里的小儿脑病康复治疗独树一帜,他们与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合作,让无数脑瘫患儿受益。
谋划发展大局 推动中医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指明中医药前进的方向,南阳市中医院坚持以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己任,深入挖掘仲景文化的丰富内涵,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医药这个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近年来,该院积极实施“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出名药”战略,即薪火传承,成就一代名医;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为切入点,以名医创名科、名药,推进中医内涵建设,创中医院品牌效应。同时,坚持走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路子,形成“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中西医结合有优势”的发展格局,把医院打造成豫西南中医医疗、康复、保健中心,切实为解除人民群众的疾苦提供有效的健康渠道。
实施名医战略 促进人才辈出
传承和发展需要人才。可以说,南阳市中医院荟萃了南阳众多名老中医,这些名老中医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几乎每位名老中医都有自己的诊疗绝活。吴林鹏、赵青春、高惠然、王心东、李新德、刘占国、郭文海、张荣英、任泽湘、王连岑、马德云、张国亭、王化京、李永贵、黄志华等,随便一个名字,都是群众心中的“仲景”。因而,他们在群众中威望高,追随者众。
为了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在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项目时,医院就先后成立了多个名中医工作室。开启名医带徒模式,使中医绝活得到传承发展。而传承人在学习中不断领悟和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尽快成为专科学术带头人,助推医院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不断提高。
南阳市中医院把人才建设作为医院长期发展战略,根据年度进修计划,分期分批选拔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进修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努力培养一批能挑重担、能搞创新、能站在医学科技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深度挖掘整理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以“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青苗人才培养项目”、“仲景书院学习班”、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依托,积极建设中医人才梯队。
目前,该院已培养出50余位学术传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人,以及中青年中医骨干百余人。该模式还被推广到医院的广大医联体成员单位中,让基层医院的优秀中医师也加入到医院的名医工作室学习,以期培养出更多的基层名中医,让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老百姓。
发挥特色优势 解除病人顽疾
南阳市中医院之所以受到病人信任,主要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得好。一些血管大面积堵塞需要下支架的病人,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了中医,心血管专家赵青春用中药竟然化解了斑块,疏通了血管通道。
为了让中医药真正解决百姓痛苦,医院开设有急诊、心血管、脑病、肿瘤、肾病、老年病、儿科、骨伤、妇产及普外、胸外、脑外、肛肠、烧伤整形、微创、腔镜外科等26个优势病区,针灸推拿、皮肤病、糖尿病等30多个特色专科。中药由单一的草药扩充为免煎颗粒、小包装饮片、智能颗粒等剂型,新建扩建煎药房和膏方室,满足临床患者“一日一剂一煎”需求,极大地方便不同患者。中医特色显著,促使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门诊及住院人次逐年增加,南阳市中医院快步走出了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儿科为“十一五”国家重点专科,老年病科为“十二五”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科、肿瘤科为省级重点专科,针灸推拿科、急诊中毒诊疗中心在本地也颇有名气。南阳市中医院还是全省首批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单位之一,无论是儿童康复治疗技术,还是中风、偏瘫、骨病后遗症等疾病的后期康复治疗技术,都享誉豫西南。
南阳市中医院的特色更多体现在常见病的治疗中。老中青专家们在临床工作中,无私贡献出各自多年的临床验方,由他们的验方制成的中医药丸解除了病人痛苦,还因经济、方便深受欢迎。经由医院申报省药监部门批准的心脑通浓缩丸、消癥丸、解郁安神丸、疏肝化瘀丸等39个院内制剂供不应求。
南阳市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之所以吸引众人追随,是因为名家璀璨,更是因为疗效显著。甚至,更多的亚健康人群也愿意到医院找名家调理,他们因此建立了治未病科室。同时组织名老中医开展膏方研发,建立膏方调理治疗系统,这些具有补虚扶弱、防病治病、改善亚健康、抗衰延年等功能的膏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治未病,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也是市中医院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开辟的更为广阔的大道。
为人民健康谋福祉,是南阳市中医院的追求。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愿意以百倍的努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谱写弘扬仲景文化,护佑百姓健康的新篇章。(王伟 李政)
当地时间6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美国医疗系统人力不足的问题严重。数据显示,疫情下美国已有近40万医护人员离职。上个月美国有18个州医护人员严重短缺。 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最大的医院之一——路易斯维尔大学医院。不少
冬奥会主媒体中心里有一样“中国绝学”备受追捧就连“飞鱼”菲尔普斯也“入坑”了难道他改练冬季项目了。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截至2021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8万亿元,总支出2.4万亿元。(记者沐铁城、彭韵佳;海报设计杨轶群)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发布公告,明确了2022年将在全国举行的医师资格考试相关事宜。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通过学术讲座及实操演示的方式,从不同研究方向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夏天来到,身上的赘肉马上就要无处藏身,减肥迫在眉睫。有人选择节食,有人选择吃药。在中医理论中,肥胖人群大多属于痰湿体质,减肥不妨先从调节体质入手。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赵俐黎,以及河南省中医院21世纪门诊部副主任医师牛朝阳。
最近是鼻炎的高发期。年仅25岁的小周已患鼻炎多年,尝试过各种鼻喷剂,但效果依然不佳。进入冬季后,他鼻炎症状加剧,经常是早晨一起床就开始连打喷嚏,接着开始鼻塞;到了晚上,由于鼻子不通气,他只能用嘴呼吸,经常半夜醒来感到喉咙干痛得厉害。
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一项利用针灸控制体重的临床试验。参与者的平均体重降低了2.47公斤,最成功的参与者体重减轻了7.2公斤,其体重指数(以下简称BMI值)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项临床试验初步证明了针灸对控制成人体重的有效性。
眼看树叶转黄,又到了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的“霜降”时节。随着初霜的降临,天气渐冷,各大学校、幼儿园、医院里面的咳嗽声不绝于耳。说来奇怪,很多咳嗽的病人并不发烧,也不流鼻涕,就是咳嗽老也不好,吃过很多药,也不见效果,严重的就连睡觉都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