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胡少佳 李冠楠 黄朝帅)“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近年来,河南省镇平县坚持推进教育扶贫“拔穷根”,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精准落实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统筹配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力打好打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攻坚战。
让阳光普照每一名贫困学子
为让每一位贫困孩子充分享受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镇平县在认真落实“两课两卡一封信”“一校一村一标语”等常规化宣传制度的同时,开展了“万名教师大走访、大回访”活动,组织全县教职工深入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澄清学生底子,讲清资助政策,核实落实情况,并将学生信息和受助情况准确告知帮扶人,形成宣传合力。组建了县、乡两级教育扶贫政策宣讲团,深入全县所有贫困村,通过节目表演、政策宣讲、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丰富多样的宣传措施,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使教育扶贫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全面落实上级教育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送出“四件套”大礼包:一是对在县二高中就读的贫困学生,在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同时,每人每年发放2000元助学金;二是对在思源实验学校就读的贫困学生,每人每年发放120元交通补助;三是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营养午餐自费部分,让贫困孩子真正吃上了免费午餐;四是设立了以县财政投资为主,多元化投资为辅的贫困学生救助专项基金,对高招升入一本院校、家庭突发重大意外事故等贫困学生实行专项救助。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县级补助资金670万元,资助学生8000余人。
让学校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
老庄镇余堂村是镇平县深度贫困村之一,四面环山的余堂小学,曾是“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的代名词。如今走进该校,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综合楼、餐厅映入眼帘,朗朗的读书声传遍校园。“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我们偏远山村的学校都变漂亮了,孩子也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了。”余堂村贫困户冯志新高兴地说。
近年来,镇平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实施城区学校优化、中小学校改薄、教育扶贫保障三大工程,全面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一是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7亿元,改善146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县财政投资10.1亿元,先后建成思源实验学校、玉都实验学校、玉都碾坊庄实验学校、雪枫大奋庄实验学校、雪枫泰山庙实验学校、枣园镇陈岗小学、卢医镇郭岗明德小学等11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实施工艺美术学校迁建工程,对91个贫困村学校实施办学条件提升工程。三是招商引资3.2亿元,高标准建设一所十五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目前已投入使用。2018年11月,镇平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
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为确保乡村教师进得来、教得好、留得住,镇平县实施五项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一是建立教师招补长效机制。近年来累计招聘教师1618人,补进教师70%左右分配到农村和偏远山区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乡村师资紧张问题。开辟“绿色通道”,对深山区师范专业中专以上毕业生,自愿终身在本村任教的,优先给予财政全供编制。实施“银龄计划”,返聘了一批年富力强的退休教师到深山区任教,缓解了深山区师资紧张问题。二是建立城乡结对交流机制。实行城区骨干教师对口支教制度,凡到偏远山区对口支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开展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1+1”结对帮扶,实行交流共进和捆绑考评原则,全县优秀教师组建教学协作区,送教下乡传经送宝,常态化对口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近年来累计选派58名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116名农村教师进城跟班学习,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338人次。三是建立教师多元培训机制。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年均培训教师1万余人次、贫困村学校校长100余人次,中小学教师参训率达到100%。四是建立优秀教师评选机制。开展“四名工程”“十佳青年教师”“最美乡村教师”“出彩教育人”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名教研组,任期内每年享受县政府津贴1万元。五是建立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机制。除按照上级规定标准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足额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政策之外,对深山区教师岗位按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投资2565万元,建成教师周转宿舍488套,基本解决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离家较远教师生活问题。
近年来,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乡村教师优秀典型,王克勤、曹鹏飞、张建忠、霍小红等130余名教师荣获市级以上师德标兵。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张玉滚成为新时代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让实干凝聚攻坚拔寨的合力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镇平县成立了以县教体局为牵头单位的教育扶贫专班,统筹推进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牢固树立“抓好扶贫是本职,不抓扶贫是失职”理念,坚持教育扶贫与全局工作相结合,细化明确了局班子成员包片、机关中层包乡、中心校包校、学校包村、教师包户的五级分包责任制度和教育扶贫专班对接县扶贫办、中心校对接乡镇扶贫办、学校对接村两委、包户教师对接帮扶责任人的四级对接协调机制,层层传导压力,责任具体到人,形成有力抓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参与教育扶贫,一级带着一级干,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实干担当磨练坚定意志、锤炼过硬作风,推动了教育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让技能培训拓宽脱贫致富路
“非常感谢工艺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还有大师们的热心指导,现在我也是玉雕师傅了,一个月能挣万把块钱,日子越过越顺心了。”镇平县晁陂镇大栗树村贫困户黄建文自豪地说。2014年黄建文开始从事玉雕加工,没有师傅传带,全靠自己摸索,耗费大量资金还处处碰壁,2016年他参加了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组织的玉雕绘画培训班,通过勤学苦练及玉雕大师两年一对一的指导,绘画、设计、制作水平全面提高,现在已被广州四会一家玉器厂聘为师傅,月收入近1万元,稳定实现了全家脱贫致富目标。
为让贫困家庭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提升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镇平县将职业教育作为"造血式"扶贫重要手段,依托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平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及群众需求,大力开展玉雕绘画、现代农业技术等实用性培训项目。
教育就是生产力。镇平县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教育必先行,把教育扶贫作为挖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治本之策,大力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工程,实现了资助政策对贫困学生全覆盖、农村办学条件大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大提高、教学质量大提升目标,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12月14日,由南召县城郊乡乡长薛结从带领城郊乡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等40余人,举行第四季度“逐村观摩擂台比武”活动,对本乡所有行政村党的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评比观摩,比作风、比干劲、比发展变化、比工作实绩、比特色亮点。
12月18日,记者从南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近年来南阳市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初冬时节,走进桐柏县固县镇沈楼村,仿佛走进红薯粉条的“王国”。
12月17日,南召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南召县委书记刘永国、县长方明洋及县领导王稚、方传军、仇广林、孟宪英、庞若、景黎明出席会议。
12月17日,南阳市关工委执行主任解朝来、副主任杨德明、秘书长陈喜林一行来到宛城区红泥湾镇调研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
被执行人向朋友借款10000元长年不还,双方反目成仇还闹到法院,执行干警催其还款时她谎称人在外地,之后拒接干警电话。日前,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将刚开完会的被执行人余某强制拘传。在执行威慑下,余某当场将欠款还清。
近年来,淅川县立足农业资源和特色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积极发挥农产品深加工业的“转化器”、“放大器”作用,不断促进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光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法官你好,我发现孙某车辆了,现在就在某医院停放。”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曹某在电话里激动地说,“好的,我们现在就过去!”,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在接到电话后迅速出击,成功将被执行人孙某的奥迪车予以扣押。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淅川县围绕山绿、水清、民富总目标,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并以科技扶贫为抓手,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生态扶贫中的作用,着力科技帮扶、精准施策,推动15个贫困乡镇、65个贫困村、19445家贫困户科技服务全覆盖,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执行志智双扶“三个一”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滔河乡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新招,通过推行四步工作法,认真贯彻落实志智双扶“三个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