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石为壁 张凯)“我这腿受伤了,又急需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这可咋办啊?”由于行动不便,前来南召县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一位市民犯了愁,正当他焦头烂额时,南召县政务服务大厅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主动送来了轮椅,全程服务,很快就办完了事。“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帮助我们前来办事的市民,非常感谢他们。”该市民说。这是10月12日发生在南召县政务服务大厅的感人一幕。
2022“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南召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以政务服务便利化、精细化、亲民化为出发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在原有政务服务帮办代办的基础上,创新打造了“七零”式政务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整合、提高群众办事体验。“七零”即推行服务方式“零推诿”、服务效能“零投诉”、服务链接“零缝隙”、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使命“零难题”,通过强化管理机制,优化办事环境,活化办事模式,细化服务内容,竭力打造服务好、环境佳、效率高的政务服务环境。
南召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依托县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各分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 (社区)便民服务站,围绕“协作联动、分级承办、全程代办、全域帮办”,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为企业和群众,特别是重点投资项目企业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全面打造“南召帮办”政务服务品牌,大幅度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
“太感谢了,感谢你们提供上门服务,不仅在承诺时限内将证办好,工作人员还亲自将证送到我手里,必须要为这种服务态度点个大大的赞呀。”南召县亚兴气体有限公司负责人接过南召县应急管理局代办工作人员送来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高兴地说。
“七零”式服务实施以来,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更融洽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将过去群众办事过程遇到的“找谁办”“怎么办”“不会办”问题,通过帮办、领办、代办、上门办、特事特办等服务举措,转变为“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引导办、紧急事项加班办、特殊事项跟踪办、疑难事项协调办”,尤其针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办理涉及多个部门的关联事项时,主动提供上门代办服务,代替群众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能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冤枉路,直达目的地,变群众“跑”为导办“跑”,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服务效能。
“七零”服务方式,把响应群众时间缩得更短、把解决速度提的更快、把服务质量做得更优。今年以来,南召县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各级部门通过“七零”式的特色服务体系,已经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近300次,帮助退休老人待遇认证近900次,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100余次。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18003713016,投稿邮箱:yxwny2021@126.com)
出门时再次扫描“场所码”,并没有“证明出门”的作用,对于密接人员的判定还是需要根据疾控等相关部门的流调来确认。
因“十一”假期间及假期后,来(返)郑人员大量增加,疫情防控风险增大,外来人员输入病例时有发现,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但总体可控。为保障市民健康,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就加强近期疫情防控的工作提醒如下: 一、近期因疫情防控工
近日,李宇春作客某节目时,首次袒露自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一度严重到不能睡觉、需要坐轮椅。 李宇春表示,自己的脊柱一直都不好。在举办演唱会时,疾病复发一度到了需要坐轮椅出行的地步,甚至不能平稳躺下。 她坦言这是她人生中的“无常”
你见过十几只猛禽同时在天上飞吗?10月11日,重庆市北碚区的网友便拍到了这样一幕。对此,有鸟类专家表示,现在正是猛禽迁徙的季节,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10月11日中午,家住重庆市北碚区云清路的杨女士拍到了这样一幕。视频里,十几只大鸟在天空盘
10月10日上午,开封市示范区杏花营农场邀请广大市民参加在班村开展的“书香润万家 奋进新时代”全民阅读活动,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助力“文明幸福星”在班村落地开花。
10月10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根据“金秋惠民月”优惠安排,周一至周三(10月10日至12日、10月17日至19日)“便利店特惠日”期间,广大市民持郑州社保卡(市民卡)付款码在郑州1200余家便利店购物结算,即可享受5折优惠。此外,还有“
近日,在微信群里流传着一则“特别提醒”:“进入菜市场、商店、医院、银行等场所办完事后出门时,一定要再扫一下场所码,这样大数据就会证明你已出门,如果再有阳性病例进入就与你无关,可以避免成为密接者……大家一定要转发!”对此,上海辟谣平台向上海市
10月10日上午,记者从南阳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南阳市深入推进平安南阳建设,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平安南阳建设取得“三新”好成绩,该市的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实现了大幅提升。
近日,在一些微信群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在农贸市场、商超、医院、银行等场所办完事后,出门再扫一下场所码,这样,大数据就会证明你已出门,如果再有阳性病例进入,就与你无关,可以避免成为密接者,大家一定要转发!” 对这种说法,市防控办予以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