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南召县留山镇发展绿色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2019-07-09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廖涛 马万霞)7月7日吃罢午饭,南召县留山镇杨扒村贫困户焦相飞像往日一样,冒着高温酷暑赶往村里扶贫就业车间上班,来到青云鞋业制鞋流水线上,熟练地从传送带上拿起鞋子,往布鞋鞋帮上刷胶,一双双布鞋经她灵巧的双手刷完胶水,再经过20多米、30多人的流水作业,完美的成型下线。

焦相飞家6口人,3个年幼的孩子都在小学读书,婆婆患脑梗塞多年,住过2次医院,除去医疗报销外,每年医药费要花费数千元,家里经济负担沉重。2017年杨扒村两委引进浙江省温州市万发进出口有限公司,累计投资900多万元建成2条制鞋生产线,采取订单式销售模式,生产的布鞋漂洋过海出口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产品供不应求。青云鞋业公司入驻杨扒村4座扶贫就业车间,焦相飞开始进入车间务工,每月工作20多天,月收入2000多元,2年多来累计收入5万元。“我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又能照看孩子,每月收入十分可观,解决了家庭日常用度,去年底我家顺利脱贫,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焦相飞高兴地说。

务工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和焦相飞一样,在青云鞋业公司务工60多人中,有25户贫困群众长期在扶贫车间务工,人均年收入25000元,依靠在村里务工实现致富脱贫。

这些年,南召县留山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确立“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发展生态富民的绿色产业。通过引进本镇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产业(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广大贫困群众融入特色产业,依靠特色产业发家致富,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幸福生活好起来。

留山镇好汉村杨茂龙1991年参军入伍,2010年转业到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工作。2018年杨茂龙回乡探亲,恰逢镇村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在家乡亲情乡情的感召下,他重溫了家乡美景,感受到家乡变化,决心投入脱贫攻坚“大会战”,共同奏响“大合唱”。他和妻子在镇政府的协调帮助下,投资215万元,建成106个香菇种植大棚,种植香菇28万袋,香菇种植基地安置60多人务工,其中安置24户贫困群众务工,累计为群众发放工资25万元。

35岁的褚小菊出生于南召县留山镇褚湾村,初中毕业后选择出门打工,先后涉足于服装店、足疗店、新疆棉花厂、云南老兵旅行社等行业,在外打拼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她毅然选择转让店面,回村流转土地100余亩,成立南召县京达新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构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4月她动员30户贫困户种植构树,当年幼嫩的构树苗长势旺盛,喜获丰收,每亩年收割6--8吨,收入3000元以上。她又筹集资金,建设300多平米的饲料加工车间,购买加工机器,着手制作加工构树发酵青储饲料,吸纳村里9名贫困劳动力长期就业。目前该村种植杂交构树500余亩。

南召县留山镇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石岭湾村柞蚕养殖基地、贺庄村晚秋黄梨种植基地、褚湾村构树种植基地、潘寨村玉兰苗木种植基地、上官村香菇种植基地、郭拍店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好汉村红薯种植及粉条加工基地、油坊村畜禽养殖基地等11个产业扶贫基地,实施“旅游淘金、坡上摘金、土里刨金、车间挣金、水里捞金、光伏吸金”六金富民工程,初步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的生动局面,真正实现“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文章关键词:发展 绿色 产业 责编:赵惠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小小棉花棒”托起致富新希望 “小小棉花棒”托起致富新希望

精品原创

优秀企业献爱心 脱贫攻坚更有力 优秀企业献爱心 脱贫攻坚更有力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