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周永生 通讯员杨晓申 侯石军)5月29日,河南省镇平县召开会议隆重表彰想念食品、新奥针织、耀中贸易等15家企业,给这些企业授予“社会扶贫明星企业”称号,表彰这些企业在“千企帮千村”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使我们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想念食品集团扎根于农村,企业原材料来源于农村,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镇平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我们的努力。”表彰会现场想念食品集团负责人常旭东告诉记者说。
该县在“千企帮千村”工作中强力实施企业菜篮子工程。鼓励县内所有帮扶企业认领扶贫大棚、认领扶贫菜地、结对菜农活动,各企业根据职工食堂、职工福利需要下订单、签协议,贫困户照单种菜、种粮,通过建立企业与贫困户蔬菜、水果、畜禽及其它农副产品直销通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种植成本,稳定种植效益,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鼓励中联水泥、新奥针织等需求量大、有条件的企业,在果蔬种植相对集中的晁陂、侯集、郭庄、张林等乡镇建设菜篮子直供基地。
实施产业帮扶提升工程。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小额贷款、吸收就业、代种代养等途径与贫困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结成产业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自身发展与群众脱贫双赢。鼓励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农产品种植、原材料供应基地;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通过订单下放、工序外包,建设卫星工厂、加工车间、家庭加工站等形式,把产业触角伸向贫困群众。县新奥针织公司在全县贫困村建设羊毛衫加工基地,使贫困群众不出村就能就业,甚至有的贫困群众可以把承接的订单带回家加工,灵活的加工方式为企业解决了用工荒问题,也使贫困群众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实施就业帮扶促进工程。该县引导企业通过设立信息员、后勤服务岗位、公益岗位、福利性岗位等措施,确保每家帮扶企业都有贫困户就业,实现企业就业帮扶全覆盖。鼓励企业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致富能力。持续开展爱心捐赠工程。结合脱贫攻坚各阶段需要和贫困村实际需求,集中组织企业开展捐赠活动。领驭机械公司长期帮扶柳泉铺温岗村的爱心超市,定期补充超市的货物,保证了贫困群众按照积分兑换必要的生活用品。
该县还把每月26日定为企业帮扶日,集中开展对接帮扶活动,要求企业改变过去一年到村三五回的走远亲模式,转变为常走动常下乡的串近邻模式。从简单帮扶向更加注重长效机制转变。鼓励企业捐赠的同时,更加注重群众稳定脱贫,更加注重产业就业帮扶,推广耀中贸易、新奥针织、霖锋农产品公司等企业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鼓励企业因企制宜,量力而行,在“两业帮扶上”使劲出力,建立稳脱贫防返贫的长期帮扶机制。
夏季逐渐来临,气温不断上升,青少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增强辖区内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减少社区汛期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南阳市宛城区五里堡街道召开防溺亡专项工作推进会,把青少年防溺亡工作落到实处。
5月17日,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南阳市西峡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和残疾群众生活实际,以“助残脱贫,决胜小康”为主题,扎实开展多项活动,为残疾人群体脱贫致富加油鼓劲,点亮希望。
5月20日,2020年全省教育信息工作会议召开,南阳市卧龙区教体局被评为全省教育宣传工作“特优”县市区,这是我区连续第6年获此殊荣。
当前正处于秸秆焚烧频发期,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抓牢抓实秸秆禁烧工作,通过宣传引导、落实网格化管理,加大督查巡查力度等手段,坚决打赢本年度秸秆禁烧攻坚战。
5月22日,南阳市社旗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徐金锁带领行政庭负责人张本品等实地走访河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宛东药业和光大城乡再生能源(社旗)有限公司,努力搭建与复工复产企业对接的桥梁,全力做到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了解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辖区乡镇政府的沟通联络,5月19、21、22日,南阳市南召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吴运广,党组成员余承品一行先后来到皇后、云阳、南河店、四棵树城关、城郊等乡镇深入基层走访并接待来访群众。
“今年我又种植了4亩优质核桃,5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收入能在3000元以上。我还当了生态护林员,每月有600元收入。脱贫以后,我家的收入稳定有保障。”南阳市淅川县毛堂乡庙沟村脱贫户陈红说。
近年来,南阳市淅川县大力发展软籽石榴、黄金梨等生态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富民之路。
2020年5月25日上午,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组织召开防汛抗旱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分析实际形势,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害损失,确保群众安全,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5月22日,西峡县残联主席卢绍兵带领残联工作人员来到军马河镇民政所,现场为疑似残疾的贫困群众进行鉴定并办理证件。评残医生和残疾人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生活中的困难和实际服务需求,经过细致鉴定,为符合办证条件的13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确保残疾人能够及时享受到各项扶贫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