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服务系统覆盖旅游区
智能化服务系统覆盖旅游区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王燕婷) 4月2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在内乡县衙游客服务中心二楼的一个大房间里,20余台高清液晶屏,100多路反映景区现场的实时画面不停变换,工作人员一边操作着电脑,一边紧盯着电子屏,话筒里不断传来的是各个景点人流、车流等信息情况。
这是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投资800余万元建立的信息指挥中心。该中心采用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覆盖了旅游区及周边的视频监控点,对景区内各大节点和游人密集地段实时全天监控,并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各景点保持实时通话,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组织、指挥、调度能力,全面保障游客旅行的畅通和安全。假期内,内乡县政府主要领导、旅游局及景区分组在此值班,对各个景点进行督导,确保县内景区旅游安全。
信息指挥中心的建设启用,是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智慧化景区的一部分。近年来,旅游区健全并完善了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平台,加快了旅游信息化共享体系,促进景区、目的地政府、交通、气象等部门的全域信息联网,不断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譬如在内乡县衙博物馆,除了常规的现金售票外,增设了微信、支付宝支付方式,游客同时还可以用微信关注“内乡县衙博物馆”,直接在网上进行购票,大大缩短了购票时间;地下停车场则安装有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照明自控系统、车位检测与显示系统、自助缴费系统,确保游客停车便捷、车辆出入安全有序;同时景区还打造了数字化博物馆,游客拿着手机就可以任意浏览景区各个地方,720全景的真实展现、自动语音导航等让游客畅行无阻。
“我们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智慧化景区,一来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让服务更加规范化、人性化;二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旅行更方便、更快捷;更重要的是对景区全面系统的进行指挥督导,确保广大游客的出行安全。”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管委会主任、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说。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频道”公众号
4月8日,古城汴梁的朗诵爱好者们齐聚天波杨府,由开封市朗诵协会主办、开封诗歌艺术联盟协办的“诗吟清明·大美开封”清明诗会在一支优美的《汴秀情》古典舞中拉开了的帷幕。
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为提升清明文化内涵,不断扩大开封作为清明文化传承基地的影响力,促进宋文化的传承创新,4月1日至10日,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盛大举行。
为摒弃祭祀陋习,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汝州广播电视总台在清明节期间加强对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宣传报道活动。
为摒弃祭祀陋习,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汝州广播电视总台在清明节期间加强对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宣传报道活动。
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近日,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六年级全体师生开展了“追寻先人足迹,传承民族精神”的扫墓活动。
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近日,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六年级全体师生开展了“追寻先人足迹,传承民族精神”的扫墓活动。
清明过后,受天气、饮食、情绪波动等影响,人们容易出现过敏、肠胃不适、心脑血管疾病等。此时,由于万物都处于生发状态,人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到户外活动。
4月5日,记者在许昌中心汽车站采访获悉,清明假期,祭祀、旅游观光等出行客流密集。清明节下午,返程旅客增多。该站抓住这一契机,强化管理、精心谋划、规范运作,确保旅客安全出行。在安全“零”事故的前提下,清明假期,该站共发送3056班次,安全运送旅客42347万人次, 实现客运收入1062553元。
近日,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阳光家苑”手抄报社团开展了“清明节”手抄报展示活动, 同学们通过搜集有关清明节的历史起源、节日习俗、历史名人、诗词歌画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近日,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阳光家苑”手抄报社团开展了“清明节”手抄报展示活动, 同学们通过搜集有关清明节的历史起源、节日习俗、历史名人、诗词歌画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清明时节祭忠魂,先烈精神代代传。3月30日,市食药监局机关、事业单位30余名党员同志冒雨来到市烈士陵园进行清明祭奠扫墓活动。
4月1日,市委宣传部机关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4月1日上午,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全体人员到市人民英雄广场深切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
嘉应观景区创新运作方式、强化景区营销,于4月2日至4日举行了丁酉年清明“感恩黄河·寻根拜祖”大型祭拜活动,并召开治水文化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嘉应观及黄河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牡丹花开正清明,游客踏春寻芳洲。清明时节,花洲书院内牡丹盛开,桃花、杜鹃花、梅花等美不胜收,清明踏青赏花游人气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