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渠首遍开文明花

2017-07-18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刘先琴 丁艳)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豫西伏牛山深处的淅川县,每天早上随着升旗仪式结束,中小学校园里,都会响起诵读中华古典辞章的声音。“孩子们坚持学习传统文化,还把习惯带到了家里,对我们触动很大。”县第一小学六(16)班学生王乙荀的爸爸说:“平时我和妻子陪孩子一起诵读《道德经》《弟子规》,办啥事觉得有了道德底线,工作更努力,家庭也更和谐了。”

自2016年下半年起,淅川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小学德育相结合,开展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最美淅川人的活动,培育了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淅川是全国移民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工程所在地。自1959年起,淅川先后搬迁移民近37万人,“大爱报国,忠诚担当”的移民精神在这里发源。同时,淅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发祥地、商圣范蠡故里。近年来形成的“移民精神”更是淅川人的精神财富。新一届县委班子认为,利用淅川的特色文化,通过德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移民精神,必将带动淅川人民文明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此,淅川县制定了《淅川县“弘扬移民精神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最美淅川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以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党员干部先行体会的同时,将活动内容融入校园,成为校园德育的重要部分。为了获取最真实的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县委书记卢捍卫经常不打招呼走进校园,获得学生第一手真实情况。在淅川一高,他提出学生要参与校园卫生劳动考核;在寺湾中学,他和学生一起就餐时,当场提出餐具清洗存放的改进建议……一项项有关加强德育建设教学方法和设施的政策,由此完善制定出台。“德育的实质是育人,必须与社会紧密结合,这样校园教育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淅川县教体局党委书记李晓辉深有感触。

为规范、指导全县的德育工作,淅川县教体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德育工作“十个一”工程》《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做到德育进教材、进课堂,德育有固定教师、课时、教材、教案,并实行定时督查制度。在此基础上,与有关部门结合,和家长、先进人物、先进单位和文化标志地联手,开展“诚信考试”“假日德育夏令营”“感恩教育”“德育成果展演”“吟诵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校园与社会和家庭互动效应。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自立、诚信、感恩等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一大批“文明之星”“诚信之星”“孝老之星”,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我们的家长微信群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分享孩子感恩父母的照片。感恩父母不再是学校布置的任务,而是孩子们的自觉行动了。”寺湾镇小四年级语文老师高玉杰说,很多父母反馈,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深受感动,同时开始自我反省。

丹江移民民俗馆用丰富的实物再现移民精神,盛湾一中将此地作为教育基地,让全校学生走进移民村旧址,感受父母前辈为南水北调举家迁移的爱国奉献精神。九重一中学生张晓茹带头倡议做移民好后代,发动同学参加植绿护绿活动,利用节假日去河边捡拾垃圾,宣传护水知识。“女儿小小年纪就懂得保护环境、水源,让我们觉得传统美德有了传承,护水护绿成了我们全家人的行动。”张晓茹的妈妈说。

渠首遍开文明花

淅川爱心联盟是一个民间自发成立的公益慈善团体,短短一年时间,成员从几十人发展到500多人,先后救助过被马蜂蜇伤的小女孩、患面部肿瘤的花季少年、因家庭贫困濒临失学的贫困儿童等。在淅川,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送温暖献爱心的身影。他们通过最现代的方式汇聚爱心,用最传统的美德温暖人心,以星星之火,把草根公益做得风生水起,先后荣获“感动南阳”2016年度人物称号、淅川县道德模范等荣誉。

汪新发是淅川县荆紫关镇的一名普通基层法官。为服务好群众,他踏遍辖区91个行政村,双腿股骨头坏死依然拄着拐杖办案,换得小镇连续多年案件无错判、无发还件、无投诉、无上访,他被授予“2016年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河南省十大感动当事人法官”等殊荣。

热心市民杜瑞玲与20多名志愿者共同建成“爱心粥屋”,坚持每天清晨熬粥,免费送给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每天100多碗,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随着德育建设向纵深开展,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大众生活,为推进淅川县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多渠道传承。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文化展示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在全县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德育夏(冬)令营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德育教育深入青少年心中;通过干部论坛、道德讲堂等形式,让典型人物立起来、让典型经验活起来。

如今,“两弘扬一争做”正逐步融入淅川人的工作、生活。全县2000余名党员干部吃住在乡村扶贫一线,成为脱贫攻坚“排头兵”。由社会爱心人士成立的淅川爱心联盟,吸引5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义务扶持深山贫困家庭,多方筹资援助困难学生。

“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楷模善行的力量来推动。我们要持续深入开展‘两弘扬一争做’活动,为推进全县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淅川县县长杨红忠说。

新闻线索邮箱  nanyang@hnr.cn          

新闻线索电话  18838961697  

0K7C8LLX..jpg.jpg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淅川 渠首工程 德育 核心水源 移民精神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淅川县:“阳光”变财富 脱贫有门路

    7月14日,记者从淅川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获悉,该县47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在为期20天的试运行中,一切正常,435个电站日发电量18万千瓦时。这意味着淅川县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 淅川县9万人种植林果走上致富路

    淅川县积极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创办林果合作社,有效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 淅川:借资借智借力 推动绿色发展

    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部署,淅川县与北京市朝阳区建立“一对一”协作关系,双方在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民生项目、旅游开发等方面不断探索加深合作。

  • 淅川县开发林果品牌产品 9万人走上致富路

    我前年种的宝盈密梨,今年就见效益,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7月7日,淅川县厚坡镇王河村村民申光信在自家梨园里忙着除草。这是淅川县通过发展特色林业助推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 淅川县9万人种植林果走上致富路

    淅川县不断加大林果品牌产品的开发,10万亩“丹江红”牌软籽石榴、5万亩“渠首”牌柑橘已通过产地认证,建成千亩以上石榴、核桃等林果基地60个,山区群众的40%收入来自林果业,有9万人通过种植林果走上致富路。

  • 淅川:借资借智借力 推动绿色发展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肩负着水清民富的双重任务。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部署,淅川县与北京市朝阳区建立“一对一”协作关系,双方在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民生项目、旅游开发等方面不断探索加深合作。

  • 淅川县:“阳光”变财富 脱贫有门路

    7月14日,记者从淅川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获悉,该县47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在为期20天的试运行中,一切正常,435个电站日发电量18万千瓦时。这意味着淅川县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 淅川移民精神塑渠首新风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两弘扬一争做’活动的开展。”一高校长王建刚介绍说,“它提振了全校师生的‘精气神’,点燃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做最美一高人!”

  • 国务院研究室领导莅淅调研扶贫攻坚工作

    7月12日,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农村司司长郭玮一行莅临淅川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

  • 淅川县林业局召开全县森林资源管理会议

    7月9日,淅川县林业局副局长罗志宏在局四楼会议室主持召开森林资源管理会议,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全县森林资源管理重点工作。

  • 淅川县林业局召开全县森林资源管理会议

    7月9日,淅川县林业局副局长罗志宏在局四楼会议室主持召开森林资源管理会议,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全县森林资源管理重点工作。

  • 淅川县组织收听收看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7月11日,南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淅川县领导卢捍卫、杨红忠、曲岩、王培理、徐虎、周兴中、吴云涛、方建波、梁玉振、王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县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实况。

  • 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组莅淅调研

    7月11日,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农村司司长郭玮一行莅临淅川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 淅川:蜜梨鲜桃金银花特色林果富农家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区,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为调动林农发展特色林业积极性,该县积极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创办林果合作社,提高市场竞争力。

  • 南水北调渠首工程已完成70%

    7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淅川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项目部加快大坝混凝土浇筑。目前,渠首主体工程大坝混凝土固基灌浆已经全部完成,大坝主体工程的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引水闸闸门和水电站叠梁门的安装正在紧张进行中,主体工程现已完成70%。

今日热点

桐柏县扶贫农特产亮相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桐柏县扶贫农特产亮相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精品原创

内乡法院参加内乡县原创歌曲创作展演大赛 内乡法院参加内乡县原创歌曲创作展演大赛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