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 > 正文

内乡县乍曲镇坚定产业发展 推进“三带五联”

2018-11-23  来源:映象网

为了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问题,内乡县委提出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带五联奔小康”活动,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立即成立了镇“三带五联”活动工作专班,全镇共成立联户组1526个,以近亲属、邻居为基础,以五户为一个单元,以“党员干部、社会能人、致富能手”为联户组长,以亲情为纽带动员群众“联学、联帮、联保、联争、联创”,建立“村党支部——村民小组——联户组——农户”四级工作网络。

“我们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收入可持续稳定增收,才能把“三带五联”工作引向深入!”内乡县乍曲镇党委书记孟晓在第四次“三带五联”推进会上如是说。

“扶贫先扶志”,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镇党委政府可谓煞费苦心,不但坚持每月举行“十星三美”、“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举办交流会、报告会、表彰会、茶话会、座谈会等不同形式会议,通过“爱心超市”、“讲习所”等平台不断激励贫困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倡树社会正能量,而且从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引导贫困户就业方面入手,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统筹谋划、招引、支持、壮大生态产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南阳天隆茶业、内乡民丰为龙头的“茶、菊、蔬、烟、果、艾”六大生态产业体系。专门制定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奖励政策,使企业主动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为乍曲“三带五联”工作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不断把“三带五联”活动引向深入,取得明显成效。

茶产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乍曲镇在原有老茶园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农建优势,变荒坡、荒地为茶园,形成了以内乡民丰为龙头围绕葫芦山、永青山、九峰山、观山为主的四个茶产业基地15000亩规模,全部进入盛采期,采茶季节每天用工量高达2500余人。内乡民丰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葫芦山茶叶基地为主,拥有茶园面积4500亩,总投资3500万元,茶叶注册商标“水源玉叶”,主要从提升茶业品质入手,为了增加茶叶香味,提高茶叶品质,同时增加收益,间作套种月季和五角枫,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为了达到有机标准,引进世界顶尖生物技术,利用植物蛋白酶来达到抑制病虫害和提高茶叶品质的目的。在习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大战略后,内乡民丰主动与镇村两级对接,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帮助贫困户及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一是通过土地流转,不但解放了农村广大劳动力,使他们不用起早贪黑就能获得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更高的租地收入,还能到企业务工,成为产业工人,没人每月可得到务工费2000——4000元,采茶高峰期,每天需用工1000余人,可带动贫困户450余人就业,确保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采取反租倒包形式,把承包农户的土地,栽上茶苗后再返包给农户,由农户负责出工施肥、除草、浇水、采茶等,每户可以承包10——30亩,每亩年承包费800元,采茶工费另计,每采一斤青茶40元,公司负责加工,这样又使农户成为土地的承办商。2018年内乡民丰共有返包农户216户,其中贫困户承包户26户,按平均每户承包15亩算,户均年增收超过12000元;三是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吸纳农户土地入股,各自经营管理自己土地,公司每年每亩不但付给农户管理费用2500元,农户还能就近取得务工收入,另外对管理较好,产量较高的农户公司每年另外给予亩收益5%的分红,这样就使农户重新成为土地的主人和企业的股东,每年可得到三个红包收益。

贡菊产业飞速发展

天隆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北京农科院专家教授,用江西菊谭黄菊与本地野生菊花杂交出新品种——郦邑贡菊,2013年以来一直不断发展,现已发展到3500亩规模,辐射吴家庄、水沟、彭营、店坊、上庄等5个村,总投资1.5亿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低温烘焙加工技术,纯天然加工,产品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获得2017年河南省“一县一品”、内乡县“十佳”农产品等荣誉称号,郦邑贡菊品牌已从内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天隆茶业主要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支部+农户”模式,给贫困户每年送去了三个红包。第一个红包是土地流转出让金,山里的坡地、档子地、石窝地通过土地流转给公司,费用每亩每年100——500元,再不用肩扛手提、劳心劳力,也有固定收入;第二个红包是茶园劳务承包佣金,天隆茶业有限公司将茶园分段承包给贫困户,承包者负责按照有机标准进行施肥、除草、浇水等日常管理(不包括栽种、采摘费用),每亩每年佣金是900元。第三个红包是种菊花、采茶的工钱,每天工资是六七十元。每名贫困户一年栽菊花、采花收入都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三个红包加起来,每户贫困户一年就能增收两万多元,这样就能使5人户以下的贫困户当年就达到经济脱贫指标。截至目前已入股农户达到562户,其中贫困户47户,每年可收入8000——20000元,人口多的家庭甚至超过300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另外我们还有河南麦田岁月农业种植公司,利用澳大利亚活力农耕技术活化土壤3500亩,种植豆贝、芥蓝、广东菜心、特色辣椒等蔬菜,产品远销香港、澳门。由于该企业位于集镇周围,不但有效带动了集镇周边陈家营、红庙、乍曲等三个村的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问题,而且解决了集镇161户易地搬迁户就近务工问题,使贫困户没有了生活后顾之忧,实现了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目标;我们的8000余亩薄壳核桃、无花果、柿子、杏等林果产业,不但培育了1000余人的采果大军,实现贫困户通过种植技术的提高,收入稳定,而且成功实现了由传统林果业向采摘园、体验园发展的尝试;还有我们的传统产业——烟叶,在不断下滑的大形势下,及时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向大方、向质量要效益,坚持每年1800亩以上种植面积,实现贫困户务工150人以上,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新兴产业——艾草,经过镇党委政府到南阳周边艾草市场多次考察、论证,在乍曲镇孙岗村试种60亩,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取得圆满成功,不但在效益上非常可观,而且在连片种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7年在孙岗、南庄、白杨三个村逐步铺开,发展艾草种植1000余亩。在发展艾草产业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不断探索与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如孙岗村争取由帮扶单位内乡县衙采取个人捐、单位拿的办法,筹资10万元,注资孙岗艾草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在脱贫攻坚期内每年对贫困户分红1000元,攻坚期后资产归村集体所有,不仅能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艾草产业积极性,同时增加了村集体和贫困群众收入。通过使群众接受的不同合作模式,不但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也为转变传统种植模式,提高群众增收渠道开辟了新路径。每年可实现群众转移就业150余人,带动贫困户就业30人以上,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艾草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7年底,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北京农科院、郑州农林科学院对接,经过实地踏查,制定了《乍曲镇农业主体公园项目总体规划》,为我们下步农业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相信只要我们沿着农游一体化方向发展,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打造生态经济、农游经济、沟域经济有效结合,最终会使一个个贫困家庭走出困境,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一个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同时也使“三带五联”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周永生 李继志)     

文章关键词:内乡 扶贫 产业 责编:赵惠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邱峰: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可爱的人”

    “南召县小店乡里有邱峰,富春山中植绿青;万亩辛夷育荒山,脱贫攻坚勇当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自主创业,绿化荒山,30年逐步发展起一个1.3万亩的辛夷基地,从最初的万元户到贫困户,从贫困户到带贫户,从带贫户到慈善家,邱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广为传颂,被乡亲们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可爱的人”。

  • 唐河县:应对低温雨雪天气 脱贫攻坚不放松

    近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唐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提前向全县各级各部门下发《关于抓紧做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紧急通知》,做好低温雨雪天气应对防范工作,切实保障贫困群众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 内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惠民暖人心

    2019年南阳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内乡分会场启动仪式在灌涨镇魏庄社区举行。

  • 南召县脱贫户“摘帽”感恩入党

    “敬爱的党组织:我是钟店村西下组贫困户吉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正是在党和政府倾心倾力的帮助和扶持下,我的家庭才顺利实现脱贫……12月28日,南召县板山坪镇钟店村入党积极分子吉伟在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大会上向钟店村党支部做思想汇报。

  • 镇平:“幸福家园”解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问题

    冬日的河南省镇平县老庄镇玉皇庙村的“幸福家园”里,十几位特困老人在这里幸福地生活着。70多岁的李振山老人高兴的说:“再也不为一日三餐发愁了,这里吃的饱、穿的暖,真是衣食无忧呀!还是党的扶贫政策好。”

今日热点

“小小棉花棒”托起致富新希望 “小小棉花棒”托起致富新希望

精品原创

优秀企业献爱心 脱贫攻坚更有力 优秀企业献爱心 脱贫攻坚更有力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