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王鸿昌)淅川县丹江口水库两岸青葱,鸟鸣低旋,一库清水静谧。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清冽的丹江水从这里奔涌而出,沿着千里长渠一路北上,流过中原,奔入京津。作为华北地区的“大水缸”,京津门户的“水龙头”,淅川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核心水源区水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的历史使命。为守护好这一渠清水,淅川县先后关停380多家污染企业,1.9万名工人下岗失业;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及5万余个养鱼网箱,全面取缔禁养区内400家养殖场,综合损失达8亿多元。
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重点从推动产业发展、开展劳务合作、加强人才支援、支持基础建设、开展业务交流等方面,分类施策,精准脱贫,合力奏响了许昌、淅川两地携手发展的时代强音。
设施援建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嘀、嘀、嘀……”8月8日下午6时,在淅川县上集镇杨营村文化广场前,几声汽车鸣笛声过后,一台播放着儿童歌曲的黄色小车停在了广场边,50岁的村民刘菊荣赶紧迎上前,接住了从幼儿园放学回来的小孙女。
刘菊荣家住在杨营村文化广场后边,从她家到孙女下车的地方,隔着一个文化广场,用她的话说,听到校车的音乐后再从家出来也不耽误接孙女。
“别看现在广场健身器材、路灯啥都有,以前这里可是坑坑洼洼、垃圾满地,早上送孙女上学乘校车、下午校车回来接孙女都要绕一大圈的路。现在接孙女也就几步路。”刘菊蓉说,自从村文化广场修好后,乡亲们自发成立了几支广场舞队,每天天一黑,广场四周灯火通明,乡亲们走出家门来到广场上,跳广场舞、扭秧歌,非常热闹。
“你看,我们的卫生室、文化广场、村小学等,都是许昌市给我们援建的。”杨营村党支部书记李花军说。
2018年5月,许昌市结对帮扶淅川县。工作组入驻后,立即投入帮扶工作,走村入户掌握县情后,实施了基建投入、劳务协作、产业帮扶等一系列帮扶措施。
围绕淅川县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贫困村卫生室、体育健身设施、文化活动广场、义务教育学校等项目,去年以来,共计援建荆紫关、寺湾、西簧、毛堂等9个乡镇60个村130个项目,目前许昌市已经拨付资金2300万元,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基本完工。
产业项目让发展基础更牢固
8月8日下午,在马蹬镇苏庄村迷迭香基地,淅川良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克身上的体恤衫已被汗水浸透。但看着碧绿油亮、长势喜人的迷迭香,他心里充满了喜悦。
“这个项目是许昌市帮扶的产业项目,今年合作社种植面积400多亩,预计到10月中旬即可收割。”张克介绍说,迷迭香作为一种珍贵中药材,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迷迭香一次种植可以连续收割30年左右,每年像收割韭菜一样收割两次,耐干旱、少害虫、易管理,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而且生长期不用施肥洒药,种植土地不用每年深耕,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在水源保护地种植。
根据当地气候适宜、沙埌土壤的特点,许昌市通过实施订单农业,在淅川县推广种植5000亩,带动农户1200多户,每亩增收不低于3000元,种植周期30年左右,期间持续受益。今年年底,部分达到收割条件的将见成效。同时,禹州市森茂迷迭香种植社还将利用当地扶贫车间设立初加工厂,对收割后的迷迭香进行初加工,拉长产业链条。
“贫困群众能够从事除草、收割等体力劳动,当日结算工资,每人每天收入100多元。另外,年底还有2000多元分红,再加上土地流转资金800元/亩,实现了‘一地生三金’,达到成功脱贫。”张克说。
位于九重镇张河村的渠首万亩有机软籽石榴种植基地,是该县重点发展的扶贫产业示范园,也是着力打造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精细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
“我们一期种植了优质软籽石榴1.8万多亩,今年已经挂果,预计国庆节前后即可上市销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说,经过许昌市商务部门积极协调,已经与许昌胖东来商贸集团达成了软籽石榴采购意向,不久的将来,绿色无公害的软籽石榴将会进入千家万户。
同时,基于产业配套及延伸产业链条的实际需要,许昌市通过上下游配套、产学研等方式,协调推进许昌、淅川两地企业对接合作。目前,淅川县的金博橡塑公司与许昌精工机械制造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平衡悬架尼龙轴套,金博橡塑公司、顺隆弹簧公司正与远东传动轴公司、森源重工公司、西继迅达公司开展多项合作。
社会参与让帮扶力量不断壮大
丹水深千尺,不及帮扶情。为了帮助淅川群众增收致富,许昌市经过对接协调,重新优化、精心包装推出了“饮水思源·玩转淅川”“许昌至淅川万人游活动”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去年以来已累计组织13000多人次赴淅川县观光游览,人均消费400多元。目前,游客数量和消费总额正在持续增长,赏丹江、观渠首、尝美食已成广大市民淅川旅游的“必修课”。
许昌市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结合职能部门特点,进行业务交流,接收该县挂职干部3名,已经在许昌市开展帮扶衔接工作。此外,许昌市通过组织淅川县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进许昌活动,正在协调组织商超卖场和有关单位食堂采购当地生鲜农副产品,同时企业领军人才培训、安排淅川县参加鄢陵花博会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一系列帮扶措施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援建帮扶工作中,许昌市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大人才支援力度,组织许昌市中心医院等4家医院89名专家,深入开展支医活动;组织科技人员120名,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产学研合作;组织许昌实验小学等学校46名教师,扎实推进支教工作。目前,许昌市通过推进支医、支教、支农等工作,开展领军人才、科技创新等培训班,培训党政干部、企业负责人17名,农业、林业、医疗技术人员66名,去年以来共计支援各类人才400多人。
如今,许昌市已经形成全社会参与帮扶的良好局面,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成效显著。
目前,一个个产业项目正在精准落地、优质的农产品进入许昌,劳务转移渠道逐步拓宽,社会参与、全民攻坚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许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史根治说:“回望历史,淅川县‘舍小家为大家’,确保一渠清水北送,许昌也因此与淅川有了特殊的渊源。下一步,许昌将继续把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秉着‘淅川所需、许昌所能’的原则,倾情倾力做好结对帮扶各项工作。”
5月17日,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南阳市西峡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和残疾群众生活实际,以“助残脱贫,决胜小康”为主题,扎实开展多项活动,为残疾人群体脱贫致富加油鼓劲,点亮希望。
他是一名进城务工农民,也是一名业余志愿者。他先后荣获“感动南阳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优秀志愿者”等十几项荣誉;2017年9月,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接见。2018年9月入选“中国好人榜”,12月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封面人物。
成立于1998年的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挂面生产加工经营为主的世界银行投资入股的中外合资企业,近些年来凭借着快速发展,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中国挂面加工企业十强,中国好粮油河南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等荣誉。
5月19日下午1点,刚吃过午饭准备加班整理案件的执行干警接到一个电话,“法官,我是申请人李某,我发现被执行人的车辆了,你们赶紧来吧!”“好,你先盯着,我们马上就到”,挂掉电话后,南阳市西峡县法院执行干警立即组织人员赶往被执行人车辆所在地。
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地处伏牛山深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年均气温13.7℃,年均降雨量840毫米,平均海拔600米,优厚的地理自然环境,常年空气湿润,良好的植被,造就了香菇生长的绝佳场地。寨根乡充分利用有力的环境优势,积极开展“公司+农户”经营方式,采取合作共建共赢模式,建成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仲景食品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食用菌工作先进乡,年产干菇600吨,年产值约840万,带动全乡8个行政村,约8000人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致富路。
“人以立志为先,以正心为要。”近年来,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党委政府注意以人为本,注重提升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内生动力,一手抓物质帮扶,一手抓精神激励,将经济硬手段和精神软措施完善统一。
近日,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桑树村组织生态护林员上山,集中清理影响树木生长的病弱枝和枯死枝。“选为生态护林员,每个月能发300元,不仅为保护林业资源出一份力,还能增加一份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士久欣喜地说。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南阳市西峡县军马河镇党委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巩固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着眼农村扶贫和乡村发展实际,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完善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确保全年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按照西峡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县扶贫办《关于在全县开展“第一团支书”工作的通知》安排,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三位县派第一团支部书记已于5月入村开展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提升南阳市宛城区五里堡街道区域建设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五里堡街道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力争更多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切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