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袁永强 韩春)艾草,这个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才能想起的一把野草,如今在宛城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健康大产业、脱贫大产业。近年来,该区立足艾草特色脱贫产业,成立了艾草产业协会,出台艾产业发展政策,按照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建艾草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吸纳周边贫困户或土地入股,或入社务工,或统购统销,走上脱贫致富康庄大道。
该区还注册了“宛艾”商标并积极申报“宛艾”地理标志,加强了和中原产业联盟、中医药大学、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深度研发宛艾保健品、食品、日化用品、艾草用器械、机械智能制造、艾纺等5大系列,3800多个品种的艾制品,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如今,宛城区的艾条、艾灸宝、艾灸坐垫、艾灸眼罩等高中低档艾保健产品畅销全国。
艾草加工厂里,运送艾制品的车辆排成了长龙,一派繁忙景象。不但线下销售,线上销售也已经成了主流。在宛城区红泥湾镇金田地农优产品合作社艾制品加工车间,堆积成小山似的快递箱子吸引了记者注意。“淘宝、京东上很多店铺都是在咱们这里走货的”,合作社负责人惠大武透露“商业机密”,“店家接单后把买家信息发过来,我在厂里直接发往全国各地,店家零库存,也缩短了物流链,双赢!”。
自带绿色生态、医药保健、高科技“属性”的艾草,成为宛城区发展扶贫产业的“最佳拍档”:该区2017年、2018年,连续两届举办全国艾产业大会,艾草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加工艾草产品的注册企业105家,从事艾草制品销售电商商户6500家,年出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80%,覆盖全国80%的艾制品市场,艾草产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2700名贫困群众在艾产业中受益。
“燎原之势”已成前景“方兴未艾”。宛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艾草产业扶贫之路还将越来越宽广:擦亮“宛艾”品牌,打造“艾草小镇”,走“艾草产业联盟+公司+基地之路”,高标准规划艾草加工园区、仓储区、物流区、艾草产品交易市场,计划扶持培育龙头艾草加工企业200家,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扩大销售,让艾产业冲出南阳,辐射全球,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劲动力。
“一放(身份证)、二站、三测,好,下一位。 ”2月18日,在沪陕高速南阳市内乡站出口处,所有车辆上的人员被导引走入“智能体温检测”房,接受发热检查。
南阳市方城县释之街道地处老城区,无物业居民小区33个,人口密集,流动性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艰巨。1月下旬以来,该街道推行网格化管理,实施精准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遏制病毒感染传播。
支部建起来,党员站出来。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面对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南阳市全覆盖、无死角织密建强战时临时党组织,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强战斗堡垒,1万余个临时党组织所在地、防控卡点均竖起党旗,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阻击战场一线。
2月16日晚上,在南阳市南召县白土岗镇河南村,一辆满载物资的三轮车穿梭在村里的房前屋后,河南村村支部书记宋付强正组织人员把生活物资逐户分发到村民家中。车上装着他白天为群众采购来的新鲜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近段时间以来,南阳市淅川县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的特征,科学研判,迅速转变防控重点,紧盯“四类人群”,落实防控措施,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郭医生,你脸色煞白,眼睛红肿,去休息一下吧!” 自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回车镇陡沟村医郭欣已经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整整20天了,面对包村干部和村委的关怀,他总是说:“不累,我年轻嘛,为村民多干点儿没啥……”虽然嘴上说不累,但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和疲惫不堪的身影让人看着就心疼。
“马涛,你一定得挺过来呀。”2月17日早上,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急救病房里,李丽看着仍旧昏迷中的丈夫,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马涛,“家人和同事们都等着你呢。”
2月18日.是王大江住院治疗的第4天。挂着吊瓶的他,头晕、恶心,血压低,每顿只吃半块馍、一小碗稀饭。“我住院这事儿还在瞒着乡下的父母,怕他们担心。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这病患的不是时候,我想尽快出院!”
2月17日上午,春寒料峭。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云钢社区臧元义的家里却暖意融融。臧元义前段时间因病在南阳住院,回来后已经居家隔离期满14天了,社区党委书记马东、主任方兆军亲自来到家中慰问,嘘寒问暖,并送去了慰问金300元。作为外地返乡人员,在家隔离期间并没有被“嫌弃”,还得到了社区党委的特别关心和照顾,口罩、温度计、消毒液、生活物资都由居委会人员送到家门口。70多岁的臧元义老人接过慰问金,满含眼泪激动地说:“感谢社区领导的关心,感谢党的关心!”
2月13日下午,南阳市唐河县昝岗乡白岗村“代购员”周燕将村民让采购的物品放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开始逐户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