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张振宇)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南召县板山坪镇党委政府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对准目标、找差距,深化扶贫领域主题教育,全面排查梳理短板和弱项,持续深化整改,强化综合施策,进一步确保了行业扶贫政策落实落地,巩固提升了全镇脱贫攻坚成效。
教育扶贫,点亮贫困群众。持续定向施策,扎实推动全镇教育扶贫深入有效开展。积极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倾真心、抒真情,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68人次,发放资金104500元,用教育扶贫,点亮贫困学生人生之路。
健康扶贫,呵护贫困群众。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24个行政村群众进行健康义诊,累计覆盖群众18976人次,同时认真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针对贫困人口25种大病160人、20种慢性病2295人建立台账,认真做好患者集中救治有关服务,提供救治后的康复和健康管理;积极实施“两病”“两癌”筛查工作,共筛查1500多人,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住房安全,保障困难群众。为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板山坪镇积极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项目,易地搬迁项目累计投入5262万元,搬迁安置困难群众205户877人,危房改造项目投入1053.74万元,解决655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同时积极实施七改项目,对困难群众的厨房、厕所、入户道路等进行改造,改善困难群众户容户貌。
饮水安全,润泽贫困群众。为确保农村群众安全饮水,板山坪镇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安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铺设各类管路约11万米,解决了2.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加强已建供水工程运行维护和水源地保护,提高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公益岗位,服务贫困群众。为让贫困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板山坪镇政府积极开发护林员、保洁员、护路工等公益性岗位565个,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另外积极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为贫困家庭创造就业机会,覆盖全镇1071户,户均实现年增收1200元。
南阳市方城县释之街道地处老城区,无物业居民小区33个,人口密集,流动性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艰巨。1月下旬以来,该街道推行网格化管理,实施精准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遏制病毒感染传播。
新年伊始,春寒料峭,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地之际,国网淅川县供电公司迅速反应,成立了由55名党员组成的抗疫防控志愿服务队。他们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立即分赴全县各个社区开展工作。其中,13名女同志组成了一支巾帼突击队,分布在县抗疫防控9个监测点上,这支抗疫“女兵”,舍小家,为大家,风里来雨里去,冒着冷冽春寒,值守在社区监测点。她们忘我工作、兢兢业业,为全县抗疫防控贡献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而这支队伍中有五位女同志来自同一个办公室——党委党建部(党委宣传部),她们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巾帼突击队的“五朵金花”。
2020庚子之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度风靡多地。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许许多多的人们,知难而上,无私奉献!用生命奏响战歌;用行动践行诺言!平凡生命的河流里,流淌着太多不平凡的浪花!其中,奋战在南阳市西峡县重阳镇洪湖村“疫”线的潘仕晓、杜娟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他们是英勇忠诚的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血溅沙场;如今,他们退伍不褪色,主动请战,共赴国难,共克时艰,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大疫突来,大战已起。在这场无声的战场上,南阳市卧龙区政法系统谨遵市委政法委和区委、区政府号令,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无私无畏的担当,按照区委、区政府“坚决守牢卡点堵截线、流入人员管控线、科学高效救治线三道防线”的部署要求,当尖兵,冲前线,以实际行动诠释政法干警的初心使命,彰显着政法队伍强烈的大局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阳市迅速行动,组织40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奔赴前线,发挥“尖兵”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大叔,别再出来了,再坚持一下,现在疫情防控还没有结束,不敢大意,万一受到传染,咱整个村子都要被封,坑害的是亲戚邻居。”这句语重心长的话,是西峡县财政局住回车镇屈原岗村扶贫第一书记黄铁臣对村民老林说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阳市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30万余名党员志愿者挺身而出,举党旗战一线,亮党徽当先锋,构筑起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宛城区认真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全区“三有一可”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周来,东元村省道边上新建了一个“菜市”,萝卜、大葱、白菜、红薯、面粉等生活必需品摆放的整整齐齐,但是却看不到一个卖家。而前来买东西的村民,在选中需要的物品后,直接掏出手机把物品上面放的二维码扫一扫进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