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淅川县:桃李园中又芬芳 砥砺奋进著华章

2017-08-11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杨振辉)  暑气蒸腾的渠首大地上又掀起了一股“热浪”——淅川高考成绩实现跨越式进步:全市理科第一名花落淅川一高;一本上线人数852人,比去年净增405人;5名学生分别考入清华北大,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是淅川县高度重视、倾力扶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是淅川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德育工作、强力实施课改的丰硕成果;

这是淅川县秉持教育为基、转型发展、摆脱贫困和绿色崛起的希望所在。

深化德育工作

健全人格树清风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淅川县打出了一系列德育“组合拳”,补齐了中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短板”,编织出中小学德育提升的保障网。

成立德育专班,建立德育中心,编撰县本教材,评选师德标兵,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跟踪问责。全县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路线图完整而清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改进德育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效。

以教学为主线,实现课堂育人。各学校按照“五固定”要求开设德育课程,配齐配强德育教师,充分开发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以制度引领,实现管理育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培育学习、文明、礼仪、卫生、安全等行为习惯入手,建章立制,精细考核,形成全天候、多方位、无盲区的德育工作格局。

以氛围营造为客体,促环境育人。重视校园绿化、美化、亮化,营造育人氛围,让校园成为孩子成长的沃土。

以共育为手段,实现家校联合育人。各学校成立家校联谊协会,完善家访制度,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家校互动,凝聚育人合力。

以活动为载体,德育从说教走向体验。“三拒绝”(拒绝零食、拒绝零花钱、拒绝家长无序接送)、“两操”(中学生激情跑操、小学生《弟子规》韵律操)、“三大步”(读励志信、填成长册、建立育人导师制)励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成为淅川县德育工作亮点,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如今,走进淅川中小学校,扑面而来的是激情和活力迸射的朝气,感受到的是书香和文明礼貌浸润的氛围。

老师们欣喜地说,德育犹如一剂强心剂,让学校呈现出新风正气:打架斗殴的现象少了,和睦相处的多了;乱刻乱画的少了,爱护公物的多了;比吃比穿的少了,节约简朴的多了。

越来越多的家长表示,孩子在家不顶嘴了,主动帮助做家务,懂得感恩了,变得懂事了。

德育工作犹如燎原的星火,带动一大群,影响一大片。青少年、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人人讲道德、人人守道德,道德之花在淅川大地上落地生根、璀璨绽放。

推进教育均衡

夯实根基促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被誉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淅川县倾尽全力。

“乡政府还在用旱厕,这里的小学已经用上水厕了。”5月18日,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组成员在滔河乡杨伙小学评估验收时惊呼。

从北京转学回来的毛堂中学八年级学生贾显坤感叹: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跟北京的没多大差别。

在城区,中小学校扩容挖潜,采取停招收寄宿生、收回临街门面房、教师集体办公、压缩非教学用房等措施,优先保障扩班需要,化解大班额问题。2016年至今,县直2所初中、6所小学,共扩班95个,使班级平均由原来的85人下降到目前的60人以下,百人大班成为历史。

在乡村,投入资金2.49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高标准配备了器材、图书等教学设备,完善了各功能室,高品位打造校园文化,全面提升软硬件水平。

…… ……

强化组织、政策、经费三个保障,推进均衡发展;实施完善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学校提升和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扩容、社会力量办学三个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师补充、全员培训、轮岗交流三个机制,加强师资建设;关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残疾少年儿童三个群体,力促教育公平。

2016年,淅川县启动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达标迎验工作,截至目前,已统筹投入资金2亿多元,对152所迎验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提升,全县中小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省评估验收组给予高度评价,全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达标。

实施“导学互动”

创新驱动塑品牌

开展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推进均衡教育是夯实教育的基础工程,实施课改则是淅川教育的“点睛”之举,创新课改实施的“导学互动”教学方法是淅川县教育成绩提升的终极“法宝”。

“我们自主研发了‘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走出了一条课改的成功之路。”淅川县教体局局长李晓辉说。

推动“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全面铺开、深入实施,淅川县步履铿锵——

坚持用好“三个载体”,打造“导学互动”课改“窗口学校”,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打造教学研究基地学校,鼓励试点先行,深入研究,广泛探索,形成经验;开展课改达标验收活动,对全县所有专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达标验收。

着力搭建四个平台,即推行教师跨乡镇跨学校跨班级课改走教制度,给教师提供展示交流机会,提升课改质量;组织校长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逐步实现学校领导以教学领导教学的良性发展;组织教师优质课竞赛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不断促进专业化成长。

建立健全教学视导、教学管理观摩、“三公示一编印”三项机制。精心组织课改现场工作会、先进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引导会、课程改革表彰总结会。

…… ……

实施“导学互动”,老师们轻松了,由过去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变为着力引导教育;学生们轻松了,由被动式的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家长们反映,孩子们从学习到社会实践变得“活泛”了……“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先后被《中国青年报》《教育时报》《新课程》等专题报道,被评为第三届河南教育名片。

新闻线索邮箱  nanyang@hnr.cn          

新闻线索电话  18838961697  

LrQBcAct..jpg.jpg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淅川县 德育工作 中小学教育 管理育人 教育均衡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淅川县:桃李园中又芬芳 砥砺奋进著华章

    暑气蒸腾的渠首大地上又掀起了一股“热浪”——淅川高考成绩实现跨越式进步:全市理科第一名花落淅川一高;一本上线人数852人,比去年净增405人;5名学生分别考入清华北大,取得历史性突破。

  • 淅川县研究部署环丹江湖绿道旅游规划工作

    为进一步丰富完善环丹江湖绿道旅游规划内容,使沿线旅游资源穿珠成线,8月4日,淅川县召开环丹江湖绿道旅游规划中期汇报会。

  • 淅川县:小产业大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淅川县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生态养殖、林下种植、农业观光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 检徽闪耀扶贫路 驻淅川县吴家沟村驻村书记扶贫札记

    吴家沟村是淅川县荆紫关镇管辖却在湖北省郧县境内20余公里的深山里,是名副其实的“飞地”。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耕地稀少,水源匮乏,电力、通讯设施落后。全村113户423人,有55户贫困户232人,其中16户55人因病因残致贫、9户41人因学致贫、30户136人因缺少资金致贫。村子里的房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村子里基本没什么年轻人,整个村子毫无生机可言。

  • 淅川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网改整转工程全面启动

    为确保全县各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网改整转这项民生工程早日落地,发挥效益。8月9日上午,淅川县召开贫困村贫困户“通有线、通宽带”动员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玉振出席会议。

  • 淅川县组织新闻发言人集中学习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全县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新闻敏锐性,日前,淅川县组织县委中心组暨新闻发言人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 淅川县半年经济工作暨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工作会议召开

    8月2日,淅川县委半年经济工作暨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前几个月工作,安排部署后几个月的工作,同时就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进一步组织全县上下振奋精神、认准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 走进淅川荆紫关 体验“一脚踏三省”

    荆紫关,位于淅川县境,地处豫、陕、鄂三省交界,素称“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之地。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丹江,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凭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商贾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古镇至今保存着五里明清长街,风貌沧桑,韵味十足,独具特色。

  • 淅川县委召开宣传舆论工作会议

    8月2日下午,淅川县委召开宣传舆论工作会议。会议深刻剖析淅川县宣传舆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晰形势,就进一步做好全县宣传舆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 让祖国的花朵更艳丽——邓州市打造特色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纪实

    在今年“全国学雷锋日”前夕,市城区十一小的师生一起来到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在这里举行了“雷锋精神你我传递,魅力邓州从我做起”签名宣誓活动。师生们拿起手中的笔,在鲜红的条幅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今日热点

桐柏县扶贫农特产亮相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桐柏县扶贫农特产亮相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精品原创

内乡法院参加内乡县原创歌曲创作展演大赛 内乡法院参加内乡县原创歌曲创作展演大赛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