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封德 王玉贵)“我们养殖基地存栏生猪2000多头,其中为84户210名贫困群众托管1260头。按目前的市场行情,企业可为每人返还收益4900元。”日前,位于回车镇杜店村的西峡县发源肉联公司养殖基地经理李灵波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我们积极动员困难群众,采取投资托管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养殖户按每人5000元投资,养殖周期6个月结束后,企业连本带利返还本人9900元,每人可实现净利润4900元。”西峡县发源肉联公司董事长赵金华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猪、牛、羊、鸡等畜禽屠宰、分割、冷藏、物流、销售于一体的肉食深加工企业,他们坚持走“公司+养殖基地+农户”发展之路,为周边7个村8000多养殖专业户、贫困户、养殖基地等提供优质种崽,签订收购合同,带动养殖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去年,我们依靠发源肉联养猪托管,全家3口人领取了分红收益资金14700元,解决了因学致贫的问题。”回车镇东沟村村民贾小茹是发源肉联公司托管养殖模式的受益者。和贾小茹一样,该村13户28人贫困群众通过在发源肉联养猪托管,共分红137200元,每人获得分红资金4900元,当年每人就达到脱贫线,该村也于2016年底顺利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
“当年脱贫不是目的,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同步奔小康才是我们扶贫的终极目标。”采访中,回车镇党委书记苗相伟说,该镇结合当地种植、养殖等生产习惯,主动为贫困群众牵线搭桥,依托当地企业实施养殖托管、种植托管等模式,变“输血”为“造血”,鼓励贫困群众走自主创业之路。
她是帮扶村中为大爷大娘答疑解惑的知心姑娘,她更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她就是镇平县卢医镇张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东月。
在镇平县的深山脚下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乡村——四山村,水泥路蜿蜒延伸,路灯明亮,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新建的安居房屋舍俨然,如今这个偏远山村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以崭新的美丽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
日前,刚下过雨,去往西峡石界河镇杨盘村的路,满是泥泞,遇上修路,车子不时要停下,8点出发,到达村子时,已经将近中午10点。
作为任职冬青树村村支部书记4年的本乡本土人,宋书记对村情民意了解八九不离十,但他却认为: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识别出来,才是基础。
如今,在淅川,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加入到绿化荒山的队伍中,植绿的种子薪火相传。与此同时,淅川营造林以每年10万亩以上速度推进,合格面积连续10年位居全省县级首位,森林覆盖率已达45.3%。
5月22日,2018年全国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在洛阳市举行,表彰10名优秀青少年,淅川张晓茹名列其中。同时,她也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少年。
日前第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博会闭幕,在本届文博会的文化成就旅游品牌高峰论坛暨优质文旅项目推介会上,南召县荣登“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成为河南省7个获此殊荣的县份之一。
日前,就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西峡县委书记孙起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西峡县始终坚持聚焦问题,把着力点放在提升各级各部门“两轮两翼”、九大专项的聚焦度、精神状态的饱满度、行政效能的快捷度和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上,把聚焦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日前,记者驱车在通往美丽乡村——黄狮村的乡间公路上,道路两旁的万亩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生机盎然,果农们正在一行行、一畦畦猕猴桃果树间进行田间管理。
日前,西峡县军马河镇后河村农民王志栓来到大樱桃基地,为自家300棵樱桃树苗进行松土管理。
一个盲人如何脱贫?初夏时节,记者带着疑问探访双目失明老汉姜中亮。
数据显示,2017年,孙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是17年前的48倍。
伏牛山百菌园成立于2013年7月,公司专注于打造食用菌生态产业链,完善食用菌“产、供、销”服务体系,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建成80万袋规模的香菇种植基地,已就地转移15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华邦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香菇干制品、香菇罐头和猕猴桃果汁饮料、猕猴桃超微粉系列产品的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和韩国、美国等国家。
日前,记者走进光荣脱贫户石老汉的“新家”,摩托、冰箱、彩电、桌椅、衣柜等新潮家具一应俱全,就连席梦思床、褥子棉被、窗帘门帘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