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杨晓申 张学林)初冬时节,地处河南省镇平县北部深山区的高丘镇黑虎庙村气温已逼近0度,寒冷的天气却抵挡不住香菇大棚里的阵阵暖意。该村贫困群众张振山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建起的香菇大棚里6000袋香菇长势正旺。正在大棚忙碌的张振山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按照今年的长势,去掉各项支出一袋香菇袋料年可收入5元,6000袋净利润都3万多。”张振山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镇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3+”模式引导山区群众发展食用菌扶贫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如今,全县已培育以香菇、羊肚菌、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品种十多个,年产量590万袋,年产值532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该县成立同富小康电商平台,采取消费扶贫方式,在平台包销贫困群众出产的土特产品,为带动山区经济发展,解决深山区交通不便,土特产运输不出来问题。同富小康和黑虎庙村建立香菇生产基地,该村出产的香菇由同富小康电商平台收购销售。从而解决了销售难问题。贫困群众利用小额贷款、到户增收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渠道入股或参与经营,取得收益。如今,这种模式已带动贫困户1030户2734人。
“扶贫基地+贫困户”模式。山区贫困村发展产业只有就地取材,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扶贫产业,二龙乡三潭村建起了香菇、木耳种植基地,吸纳在家的贫困人员在扶贫基地务工,一个人每个月可收入1000多元,一年下来就一万多。持续稳定的收入使这里的贫困群众脸上乐开了花。
“同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在同康合作社带领下,仅二龙乡就有11个村875户种植食用菌,从业人数1750人,其中贫困户320户645人。目前该产业已发展二龙、高丘、老庄、卢医、石佛寺等8个乡镇,覆盖人口4676户,从业人员4401人,通过签订带贫协议落实利益联结,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11月6日凌晨5点50分,秋雨淅沥,冷风阵阵,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50名执行干警、10辆警车整装待发。
11月27日,淅川县在九重镇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
11月27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建才带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调研组到临淅川调研。
11月25日上午,体旅扶贫赛事Mountain Hard China 2018中国淅川·丹江湖国际越野赛闭幕后,“淅有山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向全国新闻媒体和全县人民发布。
11月29日上午,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县长杨红忠带队督导全县2018年部分重点专班工作任务,县领导曲岩、李培迁、刘九利等参加督导,专班责任领导朱林森、刘建国、罗建伟陪同。
11月29日下午,在顺利完成所有采风创作任务后,“决胜2019”淅川县脱贫攻坚采风创作活动圆满结束。
2018年,经过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公告,唐河县有2141 户, 5808人实现脱贫。为鼓励贫困户脱贫,积极营造“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唐河县创新载体、精心策划“五个一”,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对脱贫农户集中颁发脱贫光荣证和奖品活动。
今年来,社旗县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之本,以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目标,以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业扶贫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希望照进现实,奋斗诠释忠诚。来自黑龙镇的成绩单显示:三年来顺利完成231户835人稳定脱贫;201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乡镇”;2016、2017连续两年获得唐河县脱贫攻坚工作一等奖;全县2018年度乡镇脱贫成效考核连续三季度排名第一;顺利通过今年上半年省脱贫攻坚核查;今年6月,因脱贫成效凸显,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河南省唐河县农信联社创新 “三大扶贫模式”,精准施策,推进金融精准扶贫“贷”动脱贫。前七个月,投放各类扶贫贷款30789万元,较年初净增6408万元,其中:小额扶贫贷款12789万元,产业扶贫贷款18000万元,覆盖全县22个乡镇90个贫困村,带动了全县6255户13995人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