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王鸿昌 石雪帆)分拣香菇、打包装箱、快速发货……大雪把淅川县西簧乡梅池村打扮得粉妆玉砌,村民高斌的家里却暖意融融,坐着轮椅的他熟练打包好一箱香菇,“咱足不出户就把香菇卖到了东南亚!”说这话时,高斌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今年29岁的高斌原有一个幸福的家,五年前的一场事故让他瘫痪卧床,为治病,他掏空了“家底”,从此成了贫困户。在梅池村,贫困户还有90户289人。
梅池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北40公里处的深山,这里山路崎岖、沟壑纵横。当地虽有几十年的香菇种植历史,但是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物流不通……香菇卖不出去,群众抱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
转机发生在2016年。“那年2月,淅川县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倡导我们发展香菇产业,这让我看到了曙光。”高斌感叹道。
针对山区特点,结合县情,淅川确定了短中长三线产业项目相结合的扶贫思路,短线重点发展食用菌、蔬菜、光伏产业等短平快项目,确保当期脱贫;中线重点发展以软籽石榴、薄壳核桃为代表的经济林果,套种油牡丹、花生等林下作物,巩固脱贫成果;长线抓旅游,保证持续增收奔小康。与此同时,县里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倾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推广建设“供销e家”服务网点,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高斌利用县里的小额扶贫贷款发展了一万袋香菇。他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班,学会了在网上开店铺、卖香菇。几个月过后,他的香菇通过互联网一销而空,当年就挣了3万多元。2017年,尝到甜头的高斌,胆更大了,心更活了,一鼓作气发展了近两万袋香菇。
随着高斌香菇种植规模的扩大,看到“钱景”的乡亲们也来“取经问宝”。在高斌的带动和帮助下,梅池村共发展香菇170万袋,近200户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借此契机,当地政府引导梅池村扩大香菇种植规模,打造“十里香菇长廊”,并率先在村里建起了“供销e家”服务网点,香菇产业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
借助网络的“翅膀”,一个个订单飞进山村,一袋袋香菇飞向全国、飞出国门。2017年,通过香菇种植,高斌挣了7万多元。在梅池村,香菇销售额近千万元,其中,49户188名贫困群众因种植香菇脱了贫。
1月30日,淅川县委宣传部在上集镇大坪村举行2018“情暖贫困户”送春联活动启动仪式,集中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赠送春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玉振出席并讲话。
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淅川县法院成功执结,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路上,借力现代化科技技术,今后还将继续尝试和探索新技术为执行案件加速。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淅川加速弯道超车、实现转型跨越、建设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另辟了一条发展路径。
日前,“唱支村歌给党听”第九届全国村歌大赛组委会传来喜讯,由淅川词曲家耿长生、王雅作词谱曲的歌曲《渠首人家》光荣入围。
1月20日上午,出席淅川县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和政协淅川县十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集中视察淅川县部分重点工程项目,亲身感受全县经济建设、民生工程发展的喜人成就。
春节期间,淅川县将组织文化、文艺、新闻、教育、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各方力量,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广泛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主题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欢乐和文明。
1月21日上午,淅川县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这是南阳市成立的首家县级监察委员会。
1月21日上午,淅川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丹江国际酒店胜利闭幕。
1月19日,河南淅川县供电公司员工在金河镇张湾村对10千伏线路进行消缺改造,确保春节期间安全供电及农村供电服务事项“零投诉”。
1月14日至15日,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县长杨红忠分别带领观摩团,深入各乡镇(街道)就2017年重点工作进行观摩。
在豫鄂交界处的深山区淅川县盛湾镇大干街村,有一位六旬农电工,常年奔波在山村的旮旮旯旯,维护线路,从事电力服务,被村民们誉为“大山深处的光明使者”。他叫刘书杰,已经61岁了,当农电工22年。
2017年,淅川县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为山区贫困户修建好房子、开辟新路子、谋划好日子,去年,该县累计组织易地扶贫搬迁1987户,贫困户迁入新居,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条件有了较大改观。
梁玉振在讲话中指出,城市“双创”全民参与,广大市民群众为扮靓美丽山城作出了积极贡献,分包社区的单位也付出了辛勤努力。
1月10日,淅川县龙城街道郑湾社区广场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县委宣传部在这里和全省各地一道,同步启动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玉振出席并讲话。
近日,第五届全国检察机关派驻监管场所一级规范化检察室评选结果公布,淅川县人民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室榜上有名,这是该院继第三届、第四届后再次蝉联该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