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淅川县把教育扶贫做为摘穷帽的重要手段。眼下,正值高招时刻,为了让贫困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走进大学,淅川县从各方面凝聚起强大的爱心力量,帮助贫困学子,用教育扶贫斩断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淅川县是河南省深度贫困县,目前仍有四万多人处于贫困线下。2018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9000余人,而在今年的本科进线学生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有300余人。为了不让这些学生因为贫困耽误学业,淅川县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向社会各界发起爱心助学倡议书,动员社会各界和公益组织采取募捐、义卖等形式筹款。所得款项通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库,实行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精准到人,应助尽助。
县委书记卢捍卫说:“2016年8月份,我们成立了贫困孩子救助基金,这项基金得到了社会各界、党员干部、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目前已经募集到资金262万元,使404名贫困的孩子受到资助。”
助学基金圆了贫困孩子的大学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子,淅川县出台了教育脱贫攻坚专项方案,连续三年投入超过七个亿,用于专项补助和软硬件设施建设。
帮助贫困学子,淅川县社会各界都在齐发力。县教体局、团委、妇联、扶贫办、总工会等部门积极和学校对接,借助“圆梦行动”、“金秋助学”、“希望工程”这些项目,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物质资助,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辍学,确保每个贫困孩子都有一技之长,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
6月30日,星期六,小雨。带着对困难群众的关心,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赴该院帮扶点——寺湾镇三泉沟村开展“送清凉”活动,为78户贫困家庭送去夏日的关怀与问候。
作为县财政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刘卓来到王万岭村仅仅一年多,就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带领着村民迅速脱贫致富,全村上下莫不交口称赞。
近年来,淅川实行合同化造林治理荒山5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3%,人工造林面积更是连续10年位居河南省县级第一位;新发展软籽石榴、金银花等高效生态农业30余万亩,在丹江沿线建成32个精品生态观光示范园,6.5万名渠首农民端上“生态碗”,带动1.2万名贫困群众年增收近两万元。
6月28日下午,淅川县委宣传部举办“不忘初心青春作为”庆七一主题演讲比赛,向党的第97个生日献礼。
6月27日,记者从淅川县相关部门获悉,2018年淅川教育工作再创辉煌:青少年德育工作走在省市前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认定。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淅川县金融部门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精准施策,引导贫困户小额贷款发展产业、入社入企,让扶贫产业成为稳定收入来源。
6月26日晚上,淅川县中心文化广场灯火璀璨,流光溢彩,由中共淅川县委主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承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今年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淅川县国土资源局紧扣"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活动主题,从6月23日开始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周活动。
淅川县图书馆联合淅川县第一小学于6月23日上午,共同举办“童音诵古韵经典有新声”2018年少儿诗词在线诵读活动启动仪式。
适逢建党97周年即将来临,中共淅川县第一小学党支部隆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重温誓词、巩固党章,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职责。
近日,淅川县农业局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抢抓农时、进田间、到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服务,及时帮助农民加强雨后田间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
为鼓励贫困户发展黄粉虫养殖,淅川县香花镇何家沟村成立了黄粉虫养殖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加龙头企业加多个贫困户”的模式,将养殖效益惠及每一个贫困户。
6月20日上午,见到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三名执行干警送来的劳务款,樊某、姚某等8名申请人拉住干警的手连连致谢。
从“把政绩融在碧水里,把丰碑刻在青山上”到“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淅川县把林权改革融入各个方面。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联合经营利益共享”等股份合作形式或其他方式进行改革。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淅川县上集镇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发展扶贫产业等方式,在乡村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和短中长线结合的扶贫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